辽东|历史上的苛捐杂税:明末三饷到清末捐税,那些匪夷所思的薅民羊毛党

_原题为 历史上的苛捐杂税:明末三饷到清末捐税 , 那些匪夷所思的薅民羊毛党
华闻之声全媒体联播网(特约作者 李海湖)1928年2月24日 , 离开祖国前往日本的路上 , 郭沫若怀着痛苦的心情写下《天地玄黄·拙劣的犯罪》一文 。 他说 , “在整个经济危机之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之下;在卑劣的利诱腐化之下;成本增高了;购买力减低了 。 ”据考证 , 这是苛捐杂税最早的出处 。 意思是在既定的税收之外 , 又巧立名目 , 加收许多其他捐税 。 说的是“捐” , 其实是不能不给 。
苛捐杂税虽然最早出自郭沫若 , 但在他创造这个词语的310年前 , 即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的时候 , 当时的明朝政府就已经开始在既定税收之外 , 以国家的名义狂薅老百姓的羊毛 。 尽管那时的他们 , 瘦骨嶙峋 , 根本就没有几根可以驱寒御暖 。 不过 , 苛政猛于虎 , 养老虎 , 或者本身就是吃肉的的人 , 他们总会有正当的理由 。 当时说是国防需要 , 为了“征辽”没钱发工资 。 由此之后 , 从明末“辽饷”扩大到 “剿饷”、“练饷” , 再到清末民初的“厘金”、“捐税” , 中国历史上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国家羊毛党“你方唱罢我登场” , 创造出众多匪夷所思的苛捐杂税 。
辽饷一项 , 全国已就民不聊生 作为明朝后期加派的税赋 , 辽饷也称新饷 , 始征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 , 主要用于辽东的军事开支 。
正统(143-1449)年间 , 全国边防预算只有22万两 。 到万历(1573-1620)时 , 便增至380万两 。 辽东战事发生后 , 自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开始 , 到天启元年(1621) , 前后不到四年时间 , 辽饷用银即达1820万两 , 平均每年400多万两 。 史料记载 , 前三次辽饷加派共九厘 , 合计加征280多万两 , 其中扣除北直隶和地方其他开支 , 尚余300万两不到 , 而山海关一地即需400万两 。 因而辽饷一项 , 全国已就民不聊生 。
那么多饷银 , 当然也不可能足额发放到前线士兵手中 , 或者真正使用用到作战的需要上 。 各级官僚和将领雁过拔毛 , 都在军饷的收支上贪污、克扣 。 所以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深恶痛绝地说:即使辽东敌军不射一箭 , 如此贪腐下去我方也会坐以待毙 。 原话是“即令东奴恋栈长伏穴中 , 不向西遗一矢 , 而我之天下已坐敝矣 。 ”
辽东|历史上的苛捐杂税:明末三饷到清末捐税,那些匪夷所思的薅民羊毛党
文章图片

交不完的“皇粮国税” , 三饷让人倾家荡产 辽东未平 , 以农民起义为基础的内乱又起 。 明廷又在“辽饷”的基础上先后加征“剿饷”(用于镇压农民起义)和“练饷”(用于操练地方武装) , 合称三饷 。
剿饷为镇压农民起义的费用﹐总数280万两 , 主要也征自田土 。 原来装备只征一年﹐实际上从崇祯十年(1637)起﹐直到十三年(1640)才被迫停止 。 练饷是崇祯十二年(1639)根据兵部尚书杨嗣昌提议征派的﹐名义是训练“边兵”﹐加强九边各镇防御力量﹐实际是为了对付农民起义 。 此饷共征银730万两﹐其中田赋每亩加一分、即10%﹐约占练饷总数一半以上 。
当时 , 三饷加派的总额超过明朝正当税收的一倍以上 。 一般农民常常是倾家荡产 , 也交不完这些“皇粮国税” 。
交不起怎么办?卖房卖地也会有人强迫补缴 。 这种情况下 , 更多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耕种土地 , 甚至居所 , 或沦为佃户、奴仆 , 或成为流民、饥民 。 饥寒交迫中 , 四处开花的农民起义 , 终于推翻了朱明王朝的腐朽统治 。
满清嘴上说废除“三饷” , 背地里过犹不及 三饷的加派反映了明末统治的腐败﹐使激化的社会矛盾更趋尖锐﹐并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据史料记载 , 清朝初年 , 摄政王多尔衮在总结明亡原因时 , 直言不讳地指出 , 明末所谓的“三饷”就是导致明朝败亡的最大弊政 。 他说“前朝弊政 , 厉民最甚者莫如加派辽饷 , 以致民穷盗起 , 而复加剿饷 , 再为各边抽练 , 而复加练饷 。 惟此三饷 , 数倍正供 , 苦累小民 , 剔脂刮髓 , 远者二十余年 , 近者十余年 , 天下嗷嗷 , 朝不及夕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