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出舱为何选夜间?打破天地同步作息,载人航天人命关天



神舟十三号出舱为何选夜间?打破天地同步作息,载人航天人命关天

文章图片

神舟十三号出舱为何选夜间?打破天地同步作息,载人航天人命关天

文章图片

神舟十三号出舱为何选夜间?打破天地同步作息,载人航天人命关天

文章图片

神舟十三号出舱为何选夜间?打破天地同步作息,载人航天人命关天


复盘天宫空间站第三次出舱行走活动(一)
上周末 , 载人航天工程组织神舟十三号乘组实施了天宫空间站任务下的第三次航天员出舱行走活动 。 王亚平在此次任务中成为我国首位出舱的女性航天员 , 放眼全球独立具备这一能力的国家此前仅有两个 , 此次出舱主任务是安装“双臂组合转接件”与“悬挂装置” , 另外还进行了舱外典型动作测试、航天员互拍、货船外表面拍摄等拓展任务 。
天和全景摄像机c拍摄画面
相较于前两次神舟十二号乘组出舱任务的性质已经转变 , 此前多为验证性质 , 而此次任务则是实际应用性质 , 完成整个出舱任务的速度也更快 。
和以前一样 , 夺目的视频转瞬即逝 , 留住精彩仍然需要图文 , 巅峰高地再次以图文形式复盘天宫空间站第三次航天员太空出舱活动 。
王亚平着舱外航天服c站在天和机械臂上?
先来看看航天员出舱时间窗口的选择 , 天宫空间站运行在一条周期约90分钟的环绕地球飞行的近地轨道 , 也就是说每90分钟就会经历一轮昼夜交替 , 为便于天地工作开展 , 在轨航天员执行的是天地同步作息制度 , 与前两次出舱时间窗口皆选择昼间实施不同 , 第三次出舱时间窗口选择打破天地同步作息制度在夜间实施 , 这是为什么呢?
天宫空间站第三次出舱任务选择在夜间(天地同步作息)实施
出舱时间窗口选择问题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首先是基于任务安排进行宏观时间窗口的选择 , 再就是结合实施出舱活动的各类约束条件选择具体的出舱时间窗口 。
航天员出舱活动也必须遵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工作”的这一原则 , 一次出舱活动看似只有几个小时 , 而实际上前期包括舱外服检查在内的准备工作往往需要近一周时间 。
出舱前准备 , 检查双臂组合转接件 。
神舟十三号乘组六个月的在轨时间相较于神舟十二号的三个月延长了一倍 , 看上去时间更为充裕 。
然而 , 神舟十三号作为天宫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收官之战 , 任务饱和度依旧很高 , 每天每周的任务安排得都是满满当当 。 比如完成此次出舱任务后 , 接下来就是天和机械臂捕获天舟二号的转位试验以及遥操作对接 , 日常还有在轨科研、组合体照料等工作 。
天和全景摄像机a拍摄的天宫空间站组合体?
因此 , 一旦出舱时间窗口确定 , 就必须瞄准这一时段开展相关工作 。
确定宏观时间窗口后就是确定具体的出舱时间窗口 , 回顾十三年前神舟七号首次出舱任务 , 当时出舱时间窗口的主要约束条件是地面连续测控覆盖区 , 而如今在天宫空间站任务阶段中继通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 连续测控覆盖不再是主要的约束条件 。
航天员太空出舱是一项安全风险极高的载人航天活动 , 首先是高低温交变 , 还有高真空环境与各类辐射 , 气象变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 其中大部分风险因素都可以通过设备与人的作用加以规避 , 然而空间辐射与气象变化却有着更强的随机性与突然性 。
比如空间辐射 , 就在天宫空间站第一次出舱任务中 , 刘伯明与汤洪波就曾在撤收过程中遭遇异常辐射 , 因而不得不暂回节点舱(气闸舱)躲避 。
天宫空间站首次出舱任务遭遇异常辐射
巧合的是实施第三次出舱活动前一周空间天气预报显示 , 太阳爆发了两次M级耀斑 , 地球磁暴也多次出现 , 地磁活动较为活跃 , 而出舱行走当天 , 空间天气预报显示太阳与地球又双双进入平静期 。
此外 , 实施出舱活动当天地面飞控中心所在地区有强降雪天气 , 此类天气对天地通信的稳定性有一定干扰 。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 , 任何可预见的风险因素都需要尽一切可能规避 。
飞控中心所在地区出舱当天遭遇降雪天气
【神舟十三号出舱为何选夜间?打破天地同步作息,载人航天人命关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