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写在A股休市之后——中国证券业亟需强化“四个意识”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春节之前最后一周交易 , 深沪两大A股指数一举跌破此前11个月之后搭建起的平台振荡 , 并呈现出比较凶险的技术形态 。 为什么?许多指望股市提供节日氛围的股民感到莫名其妙 。 于是 , 一些分析文章就来了 , 大致给出如下理由:(1)美联储紧缩货币预期加剧 , 认为这会导致中国股市上的境外游资回流美国本土;(2)中国经济“崩溃论” , 认为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继续回落;(3)有传闻称基金等大型投资机构“集体抛售”股票;(4)资本市场钱紧;(5)股价指数技术形态走坏引发高频交易(量化交易)抛售 , 高频交易抛售引发融资融券平仓 。
这些理由是不是理由?我们必须深入分析 。 首先 , 美联储收紧货币 , 美债收益率上升 , 而此时希望回流美国的资金绝大都应当是“无风险套利资金” , 如此偏好的资金与股权投资偏好的资金或许会有些许交集 , 但总体关系不大 。 所以 , 国内一些分析师无视“投资资本的风险偏好分类” , 眉毛胡子一把抓地以“资本流出”进行笼统概括 , 这恐怕实际存在“误导市场”的可能 。 客观地说 , 未来中国货币政策与美联储货币政策逆向而行的概率很高 , 这恰恰可能是中国股市的重大机会 。 因为 , 美元利率高吸引“利率套利资本”回流美国 , 但股权资本、实业资本却恰恰偏好低利率市场环境 。 我们不妨去回顾一下历史 , 为什么中国股市总被外国资本抄底?至少部分原因是在境内投资者担心资本流出时 , 境外股权投资偏好的资本承接了国内投资者吐出的筹码 。
在此 , 我们认真提醒一些国内证券业的股票分析师们 , 学不厌精 , 至少应当明白全球资本具有不同的投资偏好 , 而股票市场吸引怎样偏好的资本 。 当然 ,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事情:天天盯着美国分析中国股市是否适宜?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经专门提醒过这个问题 , 他说:“当前 , 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 比如 , 部分学者、分析师关注外部因素远远超过国内因素 , 对美债收益率的关注超过LPR、Shibor和中国国债收益率 , 对境外通胀预期的关注超过国内CPI 。 对这种现象我不作评价 , 但对照新发展格局 , 建议大家做些思考 。 ”
对照新发展格局 , 建议大家做些思考——这话什么意思?实际上 , 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告诉部分学者、分析师:中国股市“姓中” , 必须坚持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 必须坚持国际国内“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掣肘” 。 换句话说 , 中国的经济政策必须克服国际掣肘因素 , 而不是被其所累 。
但是 , 这样的提醒是否引起了中国证券业的足够重视?现在看 , 没有 , 至少现实已经证明 , 国内众多学者、分析师还在按照美联储的指挥棒“奏乐” 。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证券业部分从业者是否应当扪心自问:是否缺乏“四个意识”?是否缺乏“四个自信”?A股市场到底是不是国家经济的战略工具?我们又该应当如何维护好国家经济的这一战略工具?我们建议:中国证券从业者至少应当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股市问题 , 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 因为 , 你们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主导者 , 而绝不是简单的市场附庸 , 更不是华尔街的证券从业者 。
至于经济“崩溃论” , 无稽之谈 。 我们坚信中国经济未来前景光明 。 实际上 , 托举中国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已经开始发力 。 在此前提下 , 只要政策对路 , 中国经济绝不能出现崩溃 。
至于中国大型证券经营机构是否在大量做空A股市场?我们无从获证 。 我们还是希望提示它们:强化“四个意识” , 树立“四个自信” , 必须懂得自己行为之于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意义 。
股市是不是钱紧?是的 。 因为交易所国债逆回购市场利率连续多日 , 天天超越3% , 远远背离货币市场利率水平 , 这就是证据 。 这说明 , 中国货币市场市场利率没能有效传导到资本市场 。 为破解这个矛盾 , 我们建议中央银行进入交易所国债逆回购市场 , 通过自己的操作 , 熨平交易所市场的利率波动 , 为资本市场提供一个更加坚实的收益基准 。
最后说一下高频交易(量化交易) 。 在这个问题上 , 我们支持中国财经大学贺强教授的建议:中国股市必须抑制量化交易 。 原因很简单 , 利用技术优势 , 以电脑自动交易为特征的量化交易(高频交易) , 对于散户为主的中国股市而言 , 可能违背了公平原则 。 国外市场其实同样提供惨痛教训——高频交易诱发市场崩溃 。 其实 , 本轮股市调整过程中 , 之所以表现异常过度 , 高频交易抛售引发融资融券平仓或许“罪责难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