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武侠现象 为什么小说中的江湖充满处女?

不论古今中外、姓资姓社,人降到世上后,有两种资源是肯定要消耗的,所谓"食色性也" 。"色"也就是性资源,包括男色女色,不过从历史常态来看,被消费的主要还是女色 。女色供给的有限性(美女就更稀缺了)和男人们欲望的无穷性相冲突,战争也就不可避免,中外史书上"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记载多如牛毛 。为实现性资源的分配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东方的古圣贤们提出了各种各样定份止争的主张:儒家强调"发乎情、止乎礼",即分配性资源要遵循"礼"(身份等级);道家则提倡逍遥无为,生命不在运动而在于静止;释家更鼓励抛弃肉身的享受,钱财粪土,红粉骷髅……最后儒家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 。
儒家的胜利大大刺激了道释两家 。为迎合皇帝的口味,后两家的原教旨主义在流变中曾严重变形,发展出很多深受皇宫贵族们欢迎的房中法术和学说 。什么续坎离之火练龙虎之丹啊,什么参欢喜禅啊,不一而足 。儒家虽斥之旁门左道,但内心还是欢喜的 。尤其是从宋朝始,儒家的男人们渐渐失去了马上的自信,再不愿失去在女人身体上的自信,整天琢磨着怎样壮阳和抑阴 。前者是个从古至今的永恒话题,就不必多说了;就后者而言,儒家对女人的性纯洁提出了一个极高的单向标准:处女、节妇、烈妇 。
对“节、烈”,鲁迅曾以《我之节烈观》一文进行了狠批,但对“处”,老先生保持了缄默,大概他觉得做处女是要和“节、烈”的泛道德化相区分的 。鲁迅如此,何况从前的儒生们?潘光旦翻译霭礼士《性心理学》一书中,便列举满了种种匪夷所思的中国古代女人守贞故事和处女鉴别方法 。
试举两例:其一,话说大荒之年,黑店杀人卖人肉 。一个书生在厨下看到“肉菜”的惨状,于心不忍掏钱为一个正要被杀了取肉的女人赎身 。店主也同意了,但在解救的过程中,书生大概不小心碰到了女人身体的某个敏感部位,失了“礼”,女人当场色变,立刻跑回去躺在砧板上,宁死也不愿被赎了;其二,一个女孩和一群男孩在田地里玩骑锄头的游戏,完了后大家各回各家 。一个老农民却在女孩骑过的锄杆上发现处女血,据说好似红绒线,老农收起"元红"回家珍而藏之 。后女孩长大出嫁,他的丈夫只收到一块白布,当然勃然大怒,闹得不可开交 。老农赶紧拿出那玩意一解释,大家于是立刻恍然并和谐了 。编故事的文人信誓旦旦说,多年后老农拿出"元红"时,它鲜艳依旧 。
前一个故事是个纯粹的悲剧,后一个却不无黑色喜剧的色彩 。古人鉴别处女的两大法宝:守宫砂、处女血,已被现代科学证明并非十分准确,白白冤杀了无数壁虎,浪费了无数白绢,但古人们却乐此不疲 。一想起他们翻墙砍树捉壁虎和老农翻箱倒柜藏宝贝,我就忍不住要发笑 。但古代男人们能到验血这阶段,前头的付出还是不少的,纳彩纳吉等六礼程序都要走 。代价这么大,验后即便货不对版,要退已很不容易了,手续上更是麻烦 。文人们也曾编过逾墙搂处子、月下会西厢这样的好事,但男人们要么担着被官府捉去上夹棍和吃烙铁的风险,要么得向处子们出具一个中状元后讨诰封的期权承诺,总之没有处女急着倒贴,你光据床大嚼的好事 。
狗肉挂完,该卖羊头了 。很多人从金庸的武侠小说里看出了处女情结,这点是成立的 。何止金庸——绝大多数新旧派武侠小说家都有这个情结 。比如司马翎,他的男主角闯荡江湖时,总以被烟视媚行的淫娃荡妇们性启蒙始,以娶一个或者数个处女终,有时候他笔下的处女主角还擅长“正大光明”的媚术,这就更香艳刺激了 。(参见《焚香论剑篇》和《挂剑悬情记》)又如东方玉,他笔下原本处女的女主角被淫贼暴力玷污后,无脸见人跳崖自尽,却巧遇高人学得了一身上乘武功,但从此她只敢藏在幕后,默默帮助男主角成就武林盟主的霸业,对月暗弹相思之泪,而男主角很快就遇到另一群处女女主角,成就美好姻缘 。(参见《翠莲曲》)就连笔下江湖匪气最足的云中岳,他的男主角特别喜欢幼齿,大概就因为幼齿必然是处女的缘故 。
江湖,一向让非处女走开 。金庸的处女故事,批阅十载,增删数次,可谓改了又改,千锤百炼,但有两点他几乎是一直不动的:其一,处女的鉴别方法;其二,男主角对处女感情的独占,所谓一见杨过误终身 。现代女性曾狠批过后者,我也就不多置喙了 。拿前者来说吧,金庸鉴别处女的方法很古典,很中国化 。许多人说自己之所以迷上金庸小说,是因为喜欢他书中关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好事者曾多方引经论典,力证老先生才如大海 。当然也有挑刺的,说他农业常识不够,比如黄蓉应该买不到苹果、林平之应该吃不到玉米之类 。就我看来,这恰恰是金庸身上那种深受儒家教育熏染的旧式文人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享受着物质,向往着出世,且不辨菽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