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白居易蹉跎仕途谜案 不畏权贵说真话

【大诗人白居易蹉跎仕途谜案 不畏权贵说真话】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满腹才华,他曾经多次入朝为官,可惜仕途之路走得一点都不顺利 。这样一个有才之士,为什么不能在官场上施展抱负呢?对于这件事,我们还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白居易的生平说起 。
白居易自小就非常聪明,刚生下来六七个月的时候,就能辨认“之”、“无”两字,五六岁便学写诗歌 。十五六岁的时候,白居易随着在徐州做官的父亲前往长安结交当时的名人 。长安有一位比较有名气的文学家,名叫顾况 。但是顾况是一个脾性高傲的人,对于后生晚辈,常常喜欢倚老卖老 。白居易在得知顾况的名气之后,便决定带着自己的诗稿前去拜会 。在得知白居易是官家子弟之后,顾况只好接待了他 。对于白居易的拜会,顾况还就白居易名字的“居易”二字打趣说:“近来长安米价昂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啊!”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正逢朱溉叛乱之后,连年的战争使得到处闹饥荒,长安也是米价飞涨,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
对于顾况如此的奚落,白居易丝毫没有在意,依然恭敬地在旁边请求指教 。顾况只好拿起白居易带来的诗卷随意翻看,看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四句的时候,脸上显露出非常兴奋的神色,当场就毫不掩饰地对白居易表示了赞赏之情 。
自此之后,顾况便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便称赞 。白居易也因此在长安出了名 。几年之后,白居易考取了进士 。唐宪宗得知白居易的名气以后,立即提拔他为翰林学士,随后又担任了负责向皇帝建言献策的左拾遗一职 。至此,白居易开始踏上了他的仕途之路 。
刚开始,白居易的仕途之路是非常顺利的,但是由于白居易不善于阿谀奉承,又不喜欢争名夺利 。只是一味地创作新诗歌,揭露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还多次在唐宪宗面前冒死直谏,反对宦官掌握兵权,最终惹怒了唐宪宗 。据说,唐宪宗即位以后,大刀阔斧地对当时的国家政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对一些人才的选用 。他任用正直的李绛担任当朝宰相一职,但是对宦官却依然宠信 。为了讨伐藩镇,他居然任用宦官头领为统帅 。对于这样的任命,当时朝中很多的大臣表示反对,其中反对最为激烈的人就是白居易 。唐宪宗认为白居易是由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如今居然如此大不敬地谏阻,实在是让他忍无可忍 。
身为宰相的李绛却劝唐宪宗说,白居易之所以敢如此冒死冒犯皇上,实在是因为他对国家的一片忠心 。如果因为这件事就要治他的罪,恐怕会造成以后没有人敢说真话的情形了 。对于李绛的这番劝解,唐宪宗只好暂时压下怒火,没有立即对白居易做出处罚 。但是,不久之后,白居易还是被撤去了左拾遗一职,改派了别的职位 。
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的诗,大都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例如中学课本中的《卖炭翁》 。白居易所创作的这些诗篇,有的是揭露当时宦官仗势欺压百姓的罪行,有的是为了讽刺官僚奢侈的生活现象,也有的是为了反映当时劳动人民的疾苦 。由于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都是先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如果老婆婆听不懂他就会不停地进行修改,直到老婆婆听懂为止,受到了当时众多民众的欢迎和传诵 。尽管白居易的诗歌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但是由于他的诗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揭露了一些宦官的罪恶行径,触犯了当权的宦官和官僚们的利益 。所以招来了这些人的嫉恨,但是这些人却苦于找不到陷害白居易的借口 。
几年之后,白居易就任太子东宫的大夫(太子的老师)的时候,宰相武元衡被刺客暗杀,由于复杂的政治背景,只有白居易首先向唐宪宗上呈了奏章,请求缉拿凶手 。正是因为这件事,让一直嫉恨白居易的宦官和官僚们终于找到了机会,他们指斥白居易不是一个谏官,居然越位对朝廷大事乱做主张 。同时,另外一批官员也趁机污蔑白居易是一个大不孝之人,白居易的母亲在赏花时掉到井里淹死,他还曾写过《赏花》和《新井》这样的诗 。白居易对于众人的污蔑可谓是百口莫辩,也无法很好地为自己进行辩护.最终,降职担任司马(掌管军事)一职了 。这次的无辜降职对白居易的打击很大,在前往江洲就任以后,白居易的情绪非常低落、抑郁 。也就是在此时,白居易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直流传至今,被后人广为传诵 。
此次遭贬之后,白居易也曾几次返回到京城,就任过几任的朝廷大官 。在唐穆宗继位之后,就因爱惜他的才华,把白居易召回京城先后担任过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等 。但是当时朝中非常混乱,大臣之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而唐穆宗政治荒怠,听不进任何劝谏 。在这种情况下,白居易请求外放,先后出任了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 。并在晚年的时候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