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领“菌”奔向富裕路

「菌菇」领“菌”奔向富裕路
文章图片

工人在车间将收获的赤松茸分拣装箱 。
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总堡垣万亩设施农业基地7号园区赤松茸种植基地保鲜仓库内,负责人魏其昌正指挥工人分拣装箱赤松茸,“这些赤松茸是今天早上新采摘的,抓紧分拣装箱,明天空运发给上海的客户 。”魏其昌兴高采烈地说 。
总堡垣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始建于2010年,目前已建成温室945栋,种植多种高品质蔬菜和果品,是民和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主要辐射基地之一 。今年年初,来自陕西省汉中市的魏其昌在此租赁了60栋温室,令赤松茸首次“落户”民和,且种植成功 。
“赤松茸生长在赤松林树根部,是与树根共生的一种野生食用菌,俗称松茸、松口蘑针松茸,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已人工培育成功,生长速度很快,这些拇指大小的菌菇明天就可以采摘了 。”魏其昌指着畦床上拇指大小的赤松茸菌菇介绍说 。
环视赤松茸菌菇棚中龟背形隆起的畦床,破草而出的赤松茸菌菇探头露脑,红褐色的菌帽、白色的菌柱,长势喜人 。
来到菌菇保鲜库,地上放满了被分装在篮子里的新鲜赤松茸菌菇,弥散着鲜菇清香 。分拣车间里,六七名妇女正在紧张有序地分拣装箱,这些发往上海、广州等地的产品,每公斤单价7.5-12.5元,目前已出售2000多件、2万多公斤 。
优质菌菇“飞往”了沿海大中型城市的中高端农产品市场,那么剩余的次等菌菇又作何处理呢?
魏其昌解答了这个问题:“这部分菌菇我们切片烘干后销往各地干鲜市场,市场价每公斤100—120元,目前已售出500多公斤,库存的2千多公斤将于近期出售 。”
魏其昌在老家有多年种植赤松茸的经验,技术非常成熟 。今年首次来青海民和发展,因两地气候条件不同,他起初对结果心里没底,所种植的60栋温室算是尝试性种植 。看到当前的收成,他充满信心地说:“明年我计划新增150栋温室,累计种植规模达到210栋 。”
赤松茸种植成功,不但让总堡垣万亩设施农业基地的日光温室增加了产出效益,而且给当地的贫困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66岁的严利吉是总堡乡三垣村的贫困户,务工的月均工资有3000元 。“我在这干的大多是浇水、采摘分拣菌菇的活儿,老伴儿也在这里打工,一年下来我俩能挣到四五万元 。”
【「菌菇」领“菌”奔向富裕路】截至目前,魏其昌的种植基地用工60余人,他积极响应民和县的产业带贫政策,吸纳当地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务工 。对未来,他计划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由他负责向有意愿的农户提供菌种、技术指导,及产品销售,农户只需种植和采摘,“我想,这样既可以让当地农民学到赤松茸种植技术,也可以带动他们依托种植赤松茸获得更多收入,走出一条富裕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