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 2020的另一面:5G的斯普特尼克之年

1958年,汉娜·阿伦特出版了著名的《人的境况》。在这本书里,她指出在高度科技化、自动化的现代情境下,人类依旧可以摆脱政治冷漠、消费狂欢与重复劳动的控制,依靠理解和认同多样性来回到人的本源,去获得开端启新的行动能力。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汉娜·阿伦特之所以做出这一判断,起源在于1957年苏联刚刚发射了全球首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号。人类科技首次走出地球,在美国引发的却并非振奋,而是对科技进化的惶恐、携带政治立场的质疑,以及对于未来的种种恐惧。
在那之后的历史证明汉娜·阿伦特没有说错。虽然人类经历了种种问题,但太空科技非但没有引发大规模负面影响,还支撑了一个科技的黄金世代。在卫星的帮助下,全球定位系统与通讯网络相继建立,全球民航系统大发展,信息革命与互联网随之到来。可以说,如果没有人造卫星,人类的通信、旅行、娱乐和生活都将大打折扣——科技发展并没有成为政治工具或者零和博弈的砝码,反而促进了人类共同利益的极大提升。
历史似乎总是相似的,曾经的人造卫星像极了今天的5G。当一些技术外的不确定性发生,一些人会带上莫名的有色眼镜看待技术。在2020年的种种纷扰中,5G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被打上了错误的标签。
普特 2020的另一面:5G的斯普特尼克之年
文章插图
在时代的不确定性中,5G应该如何建立确定性的价值信任与全球联接?面向这个问题,华为在12月10日举办了“TrustInTech 2020线上峰会”。华为常务董事,运营商BG总裁丁耘,华尔街资深投资人Jim Rogers, GSMA首席营销官Stephanie Lynch-Habib等来自全球各地的ICT行业专家、经济学家,共同围绕全球共同面临的新型挑战,发出了拥抱开放合作,共享科技繁荣的呼吁。
我们就基于这场峰会中的讨论,一起来聊聊2020的另一面,这个充满纷扰与魔幻年份的另一面:关于信任,希望和全球化,技术始终在为我们提供一个恒量。
不确定中的确定:斯普特尼克号与2020
技术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变幻不同,其影响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去呈现,但最终结果却是巨大而不可逆的。
就像斯普特尼克号发射的时候,美苏两国处在冷战开端,欧美“反文化主义”盛行。并且当时人类刚刚用尽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能量,第三次工业革命似乎遥遥无期。于是在当时很多欧美人士看来,人造卫星指向的未来不是人类福祉,而是深深的不确定和恐惧。
这些情形与今天很多人面对5G时的态度似乎如出一辙。2020年,全球出现了种种令人不安的迹象,于是科技的进步也被裹挟其中,变成了无数悲观环节中的一个。
比如有人说防疫口罩中固定用的金属片是5G天线,使用后会被跟踪,甚至引发癌症;有人说5G会侵犯隐私,甚至因此进行了游行;有人把5G归为阴谋论之一,认为疫苗和5G是毁灭人类的导火索。
普特 2020的另一面:5G的斯普特尼克之年
文章插图
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极端表现形式,背后隐藏着2020年过多不确定性的集中爆发。人们将不安归罪于5G以及科技的进步,可能背后有三种思想上的压力根源:
1、国际摩擦持续升级,很多人开始将属于全人类的5G进步归想为某些国家的独占资源,以此将5G归为零和博弈的砝码,给5G附带太多额外因素。
2、疫情导致的混乱局面与大面积心理压力,让人们开始担忧未来。而5G作为全新的技术载体,也就沦为悲观情绪的宣泄口,被莫名附加上科技负面想象的种种因子。比如跟5G致癌、5G侵犯隐私之类的阴谋论相联。
3、疫情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全球经济滑坡,企业复工复产与全球贸易艰难。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对5G报以过分的经济期待。于是5G不管发展多快都是慢的,带来多大的价值都是少的。5G会被即刻归类为“不够用”“太假了”。
这三种来自世界不确定性的情绪,就像人造卫星诞生时一样。但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却有一个因素是确定的:技术进步了就不会倒退,生产力改变了就不会回缩。
华为运营商BG首席技术官Paul Scanlan认为,“我把2020年称为‘斯普特尼克时刻’,正如同首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号’在1957年发射成功,人类从此进入太空探索时代一样。在2020这一年,伴随5G的成熟,一切都改变了”。
普特 2020的另一面:5G的斯普特尼克之年
文章插图
5G商用带来的确定价值已经真实流淌到了现实世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产业空间。5G技术带给各行业的升级潜能,是以往的移动通信周期不曾见到的。或许对于新鲜事物,尤其是技术进步,人类始终是充满不信任的。每次工业革命都证明了反智主义必然出现。但那些悲观想象却一次又一次落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