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

龙胆泻肝汤证
【渊源】 《医方集解》 。
【病机】肝胆实火或湿热循经上炎或下注 。
【汤证脉症】
主症:头痛目赤,胁痛口苦,淋浊 。
副症:耳聋,耳肿,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妇女湿热带下 。
舌脉: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有力或弦滑有力 。
【汤证诊断要点】
1.具备主症 。
2.任何一项主症合任何一项副症,加典型舌脉 。3.任何一项副症加典型舌脉 。
【禁忌】
1.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
2.阴虚阳亢者不宜用 。
【汤证辨疑】
1.小柴胡汤证:出自《伤寒论》 。本汤证与龙胆泻肝汤证皆有口苦脉弦之症 。但前者尚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咽干目眩等症,系邪居少阳半表半里所为;而后者无寒热往来之典型症状,既有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胸胁疼痛、耳聋耳肿,又有肝经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及妇女湿热带下等表现 。前者舌苔薄白,后者舌苔黄或黄腻,亦可供辨别 。
2.金铃子散证: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本方证与龙胆泻肝汤证均见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等表现 。但前者系肝郁气滞化火引起,除上述见症外,尚可见心腹之痛;后者则为肝胆实火上扰或肝经湿热下注所致,无心腹疼痛,却有头痛目赤、耳聋耳肿、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及湿热带下等表现 。前者症较轻,后者症较重 。
3.蒿芩清胆汤证: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 。本汤证与龙胆泻肝汤证皆见口苦胁痛,舌红苔黄膩,脉弦数 。但前者尚有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膈满闷、呕吐酸苦水或黄涎而粘等症,系少阳胆经热盛,兼有湿热痰浊中阻所为;而后者无寒热如疟、膈闷呕酸苦水等表现,其头痛目赤、耳聋耳肿、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及淋浊带下之症又为前者所不具 。
4.逍遥散证: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证与龙胆泻肝汤证均有两胁作痛、头痛、脉弦见症 。但前者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引起,除上述见症外,尚见神疲食少,月经不调等 。而后者则因肝胆火盛或肝经湿热下注所致,无神疲食少等虚象表现,却有目赤口苦、淋浊带下、耳聋耳肿等症 。前者舌淡红,脉弦而虚;后者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而有力 。
5.易黄汤证:出自《傅青主女科》 。本汤证与龙胆泻肝汤证皆有带下色黄、稠粘腥臭之症 。但前者系脾虚湿热下注引起,除上述见症外,尚有头重如裹、乏力、舌淡之表现;而后者则为肝经湿热下注所致,无乏力头重之感,却有口苦心烦、舌红、脉弦滑数等表现 。
6.二妙散证:出自《丹溪心法》 。本方证与龙胆泻肝汤证均可见带下色黄、稠粘腥臭及阴肿阴痒阴疮等症,皆系湿热下注 。但前者除上述共见症外,尚可见两足痿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脚气;而后者湿热惟局限于肝胆经,下部疾患亦只多见于阴部,其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之症又为前者所不具 。前者脉濡数,后者脉弦滑数,亦可供辨识 。
【龙胆泻肝汤证病机、汤证脉症、汤证诊断要点】【临床应用】本方临床应用甚为广泛,凡符合该方证之诊断要点者,皆可运用且疗效常佳 。现简述如下:1.内科疾病(1)黄疸型或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黄疸型者,加茵陈;乙型肝炎者,加板蓝根、连翘;肝大者,加丹参、赤芍、鳖甲 。
(2)急性泌尿系感染 。尿痛者,加滑石或琥珀;尿检有红细胞者,加白茅根、小蓟;尿检白细胞多者,加金银花或蒲公英 。
(3)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状腺肿大而质不硬者,加黄药子、射干、赤芍、丹皮;甲状腺肿大质硬者,加黄药子、牡蛎、浙贝母,或去甘草,加海藻、昆布、赤芍、丹参 。
(4)高血压病 。头晕甚者,加菊花、牛膝;血压显著增高者,加夏枯草、槐米、钩藤 。
2.外科疾病
(1)急性胆囊炎 。若疼痛较剧者,去生地黄,加炒白芍、郁金;大便干结者,加大黄 。
(2)急性阑尾炎 。原方加败酱草、元胡效著 。大便不畅或干结者,加大黄 。
(3)急性睾丸炎或附睾炎 。原方加牛膝水煎内服,并以药渣外敷,效宏 。
3.皮肤疾病
(1)带状疱疹 。疼痛剧烈者,加全蝎、赤芍、元胡 。(2)湿疹 。若痒甚者,加蝉衣、地肤子;丘疹结节明显者,加赤芍、丹皮 。
(3)药疹 。有报道以本方水煎内服并配合外洗治磺胺药过敏效著 。
4.眼科疾病
以本方加菊花治疗急性视神经乳头炎、眼底出血、青光眼、急性虹膜炎、急性结膜炎及角膜溃疡等均有一定疗效 。
5.妇科疾病
(1)急性盆腔炎 。若疼痛较著者,加生蒲黄、元胡、五灵脂;肿块难消者,加桃仁、三棱、莪术;大便干结者,加酒军 。
(2)外阴白斑、外阴溃疡、宫颈糜烂等属肝经湿热
下注者,均可用本方治疗,但对瘙痒者,需加藥本、蛇床子、地肤子 。
6.耳部疾患
(1)中耳炎 。若属干性者,重用生地黄,加金银花;若渗出液较多者,加菖蒲、土茯苓 。
(2)耳疖 。原方加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 。
【汤方组成】龙胆草(酒炒)三钱,黄芩(炒)二钱,栀子(酒炒)二钱,泽泻二钱,木通二钱,车前子一钱,当归(酒洗)五分,柴胡二钱,甘草五分,生地黄(酒炒)二钱 。
水煎服 。如制成丸剂,名龙胆泻肝丸,每服二三钱,一日二次,温开水送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