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黄龙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新加黄龙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细生地15克,生甘草6克,人参4.5克(另煎汁90毫升),生大黄9克,芒硝3克,玄参15克,麦冬(连心)15克,当归4.5克,海参(洗)2条,姜汁30毫升 。
【用法用量】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 。先用200毫升,冲参汁30毫升,姜汁10毫升,顿服之 。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止;候3~4小时不便,再如煎法服200毫升;候6小时不便,再服200毫升 。如服200毫升,即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1剂,余参或可加人 。
【方歌速记歌诀】
新加黄龙调承气,加入增液润下比;
【新加黄龙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二参归姜同煎服,攻补兼施通便秘 。
【功用】益气养阴,泻热通便 。
【主治】阳明温病,应下失下,气阴两亏,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疲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黑燥裂,脉沉弱者(原方用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正虚不能运药) 。
【方论】本方即由《伤寒六书》的黄龙汤,去枳实、厚朴、桔梗、生姜、大枣,加细生地、玄参、麦冬、海参、姜汁而成 。吴鞠通认为:正气久耗,而大便不下者,阴阳俱惫,尤重在阴液
消亡,不得再用朴枳,伤气而耗液,故用调胃承气,取甘草缓急,合人参补正,微点姜汁宣通胃气,加地麦元参,保津液之难保 。因此,去掉苦燥伤阴之药,酌加润养之品而组成新加黄龙汤 。《温病条辨》自谓:“此处方于无可处之地,勉尽人力,不肯稍有遗憾之法也” 。
本方主治阳明腑实证而又见阴津耗伤甚者,证属正虚邪实 。不攻则不能去其实,不补则无以救其虚,故治宜扶正攻下 。方中大黄、芒硝急下燥热以存阴;人参、当归补气养血;生地、麦冬、玄参、海参滋阴养液;姜汁、甘草固护胃气,调和诸药 。全方泻热通便与滋阴益气并行为治,共成攻下扶正之剂 。使正气得运,阴血得复,则药力得行,大便可通,邪热自消 。
【医论】本方证是因阳明温病,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所致 。所谓“应下失下,正气不能运药”,即本应用下法治疗的阳明温病,而没有及时应用,以致津为热灼,正气被伤,造成正气不能承受药力,或脾胃衰败,对纳人的药无力运化以取效 。吴氏没有将患者的症状详细描述,若以药测证,病人应有大便秘结,腹满而硬,口燥咽干,唇裂,倦怠乏力,精神委靡,舌苔黄燥或焦黑,脉沉弱等“津枯火存”、“正虚邪实”的病危之候 。由于热邪人里,里热炽盛,化燥伤津,邪热与燥屎内结,气机不利,腑气不通,故腹满而硬,便秘;热盛伤津,故口燥咽干、唇裂;正气虚弱,故体怠乏力,精神委靡 。至于舌苔黄燥或焦黄,为热盛成实之证;脉弱,为气血两虚之象 。证属邪实正虚,病笃势急之证,此时,不攻则不能祛其实,不补则无以救其虚,救活之法,惟泻结泄热与滋阴益气并用,“邪正合治”的新加黄龙汤救治,才能保证邪去正复,转危为安 。
本方与黄龙汤均具泻结泄热,益气补血之用,而为扶正攻下之剂 。但黄龙汤用大承气汤峻下热结,攻下之力较猛,适用于阳明热实积结较甚而兼气血不足者;新加黄龙汤则用谓胃承气汤泻结泄热,攻下之力较缓,然又伍大量滋阴增液之品,益气养阴扶正之力则较强,适用于热结里实,气阴大亏者 。彼方偏于攻下湿热;此方偏于滋阴扶正 。这与黄龙汤方义又有所区别,临证当酌情择宜而施 。
【今用】
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在肠道的通行发生障碍 。肠内容物在肠腔运行时受到机械阻塞或支配肠管的内脏神经功能失调或肠管有血运障碍,都可发生肠梗阻 。根据其发病原理.,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肠粘连、肠套叠、肠扭转、蛔虫困堵肠腔等)、动力性肠梗阻(分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和缺血性肠梗阻 。临床表现为急性腹胀、腹痛、呕吐及不便不排气,即痛、呕、胀、闭四大特征 。属于中医学“肠结”、“关格”的范畴,辨证可分为:气滞型、瘀结型、疽结型、气虚津亏型和寒实正虚型 。本方可用于气虚津亏型肠梗阻 。据《江苏中医杂志》1983,(2):18李迎报道:用新加黄龙汤加减治疗肠梗阻9例,均获痊愈 。处方:党参、甘草、生地、玄参、麦冬、当归、炒瓜蒌仁、炒莱菔子、大黄、芒硝 。加减:夹瘀者加桃仁、赤芍;痛甚者加木香、乌药;胀满者加厚朴、大腹皮、槟榔;呕吐甚者加法半夏、竹茹 。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