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胃饮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人参3~9克或30克,白术3~6克或30克(炒),扁豆6克(炒),陈皮3克,或用干姜3~9克(炒焦),炙甘草3克,当归3~6克 。
【用法用量】上药加清水适量,煎取药汁150毫升,复煎2次,共得药汁300毫升,早晚分服,每日1剂 。
【功用】温中健脾,益气养营 。
【温胃饮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主治】中寒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及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等证 。
【加减】如下寒带浊者,加补骨脂3克;如气滞或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木香、白豆蔻、白芥子之属;如兼外邪及肝肾之病者,加桂枝、肉桂,甚者加柴胡;如脾气陷而身热者,加升麻1.5~2.1克;如水泛为痰而胸腹闷满者,加茯苓3~6克;如脾胃虚极,大呕大吐不能止者,倍用参术,仍加胡椒0.5~1克许,煎熟,徐徐服之 。
【方论】本方为温阳补虚类之方剂,张景岳善用甘温补脾,另一方面兼有营血亏虚者,以当归养营养血 。方中人参甘温,大
补大气,益气健脾;干姜辛热,温中散寒,二药相合温中散寒,补脾益气,除湿止泻;陈皮理气健脾,行滞止痛,与参术炙甘草相伍,补中寓行而不滞;当归补血活血以养营阴,张景岳云:“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 。”诸药合用,共奏温中健脾、益气养营之功效 。
【医论】张景岳治疗脾胃之疾,颇有特色,一方面,对于脾气虚弱者擅用甘温,崇尚人参,在益脾重气同时亦兼顾脾阴,本处方当归养营阴,此方为温阳补虚之良方,主治中寒呕吐吞酸及妇人胎寒呕恶,胎气不安等证 。
【验案】
1.寒证吐鱿
胡宅小儿年甫三岁,偶因饮食不调,延幼科诊治 。所用之药无非清火化滞等剂,因而更损胃气,反致呕吐溏泄,复加清利,遂致吐鱿,初止数条,渐至数十条,细如灯草,甚至成团搅结而出,早晚不绝,所下者亦如之,羸困至极,求治于余 。因与温胃饮二三剂,其虫朝夕不止,其多如故 。初不识其何所从来,而神化之速一至如此 。乃翁切恳曰:“止此一儿,死生在公矣 。万望先生逐此虫,虫不尽则病日甚,其能生乎!”余弗听之,但以前药倍加人参,仍加附子,二三剂而呕吐渐稀,泻亦随止 。泻止后乃以理阴煎、温胃饮出入间用,十余天虫渐少,一月余而饮食进,肌肉生,复元如故矣 。
2.劳倦伤脾呕吐
倪孝廉者年逾四旬,素以灯窗思虑之劳,伤及脾气,时有呕吐之证,过劳即发,余常以理阴煎、温胃饮之属,随饮即愈 。3.误食巴豆致泻肿验案
余初年在京治一五岁邻女,适经药铺,见有晒暴巴豆,其父误以为松仁,以一粒与食之,嚼而味辣,即忙吐出,而已半粒下
咽矣 。少顷大泻十余次,泻后次日即肚腹通身悉皆肿胀,绝口不食 。因求治于余 。或谓:宜黄连、绿豆以解毒;或谓:宜四苓、五皮以利水 。余曰:“大攻之后,岂非大虚之证乎?能再堪苦寒以几脾否?大泻之后,又尚有何水之可利?”遂单用独参汤及温胃饮以培脾气,不数剂而复元如初 。
推荐阅读
- 大分清饮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归柴饮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柴胡白虎煎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三柴胡饮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一柴胡饮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雪梨浆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壳寡糖的功效与作用 吃壳寡糖的好处
- 百顺丸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秤锤树的功效与作用
- 白蜂蜡的作用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