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逆止呃汤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中医治法与方剂》)
药物组成:化赭石24g,太子参、旋复花、竹茹各12g,陈皮15g,柿蒂、丁香、天门冬、麦门冬、栊杷叶各9g,甘草6g 。
功效主治:调寒热,降逆止呃 。治寒热错杂,胃气上逆所致呃逆,其声低怯,下肢欠温,口干舌红,苔薄脉细 。
方解:本方由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汤变化而成 。聚三方之力,具强大的降逆止呃功效 。因有干口,舌红之象故加二冬、太子参,以益气滋阴 。使之寒热同治,标本兼顾 。具行中有补,补而不滞的特点 。
药理研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菌,消炎,抗溃疡,调整胃肠功能,增加胃内消化,镇呃逆 。其中代赭石有收敛和中枢神经的镇静作用,所含铁质能促进红细胞和血色素的新生;旋复花的黄酮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和抗组织胺作用,故能平喘;陈皮挥发油能缓和刺激消化道,有利胃肠积气排出,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和抗炎、抗溃疡作用,能抑制胃肠平滑肌和肠痉挛;枇杷叶、竹茹能抑制呃逆;丁香浸出液能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以促进消化;柿蒂镇呃逆;太子参、天门冬、麦门冬均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机体适应能力 。
临床应用:本方为治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主方 。以呃逆,呕吐,口干,舌红,苔薄,脉细为据 。本方组成,若再加平肝解痉的白芍,则结构更臻完善 。寒重者,重用丁香、柿蒂;热重者,重用竹茹、陈皮,寒热错杂者,寒热共用,标本同治 。用于神经性呃逆、呕吐,膈肌痉挛,幽门挛或不完全性梗阻属寒热错杂,胃气上逆者 。
现代制剂:汤剂 。
用量用法:汤剂,水煎,一日一剂,于饭前一小时分3次服 。
【降逆止呃汤的出处来源】本方歌诀:降逆止呃赭旋茹,丁蒂杷草太二冬,寒热错杂胃气逆,呃逆声低脚冷用 。
推荐阅读
- 丁香柿蒂汤的出处来源
- 加味黄连苏叶汤的出处来源
- 小半夏加茯苓汤的出处来源
- 小半夏汤的出处来源
- 旋复代赭汤的出处来源
- 橘皮竹茹汤的出处来源
- 四磨汤的出处来源
- 香附旋复花汤的出处来源
- 定喘汤的出处来源
- 苏子降气汤的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