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三因方》)
药物组成:半夏、竹茹、枳实各6g,陈皮9g,生姜10g,茯苓5g,甘草3g,大枣5g 。
功效主治:清胆和胃,除烦止呕 。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所致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胸闷口苦,呕吐呃逆,癫痫,苔白腻微黄 。方解:本方病机为胆胃不和,痰热内扰 。方中主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辅以竹茹清胆和胃,止呕除烦;佐以陈皮、枳实理气化痰,气顺痰自消,茯苓利湿健脾,湿去则痰不生;使以甘草益脾和中,调和药性,生姜、大枣和脾胃以制半夏之毒 。诸药合用,以和胆胃,消痰热,诸症自愈 。
药理研究:调节大脑皮层,镇静,催眠,调节胃肠机能,镇吐,抑制膈肌痉挛,镇静,祛痰,镇咳 。其中半夏镇咳,祛痰,镇吐,抑制胃液分泌;竹茹抗菌;枳实、陈皮调节胃肠运动,利胆,强心 。枳实尚能利尿,抗炎,陈皮还可促消化液分泌,松弛支气管,祛痰,抗溃疡;茯苓利尿,抗感染,利胆,增强免疫,抗溃疡,降血糖;甘草增强免疫,改善消化功能,保肝,抗炎,抗微生物,祛痰 。
临床应用:本方是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方剂 。以虚烦不眠,胸闷口苦,苔白腻微黄为据 。若心内烦热者,加黄连、麦门冬,以清热除烦;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门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癫痫抽搐者,加胆南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伴失眠者,妊娠呕吐,慢性支气管炎,神经官能症,梅尼埃氏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属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者 。
现代制剂:散剂;汤剂 。
用量用法:散剂,每服12g,饭前开水冲服;汤剂,水煎,于饭前一小时分3次服,一日一剂 。
【温胆汤的出处来源】本方歌诀:温胆竹茹枳实半,陈苓炙草姜枣煎,胆胃不和痰热扰,呕呃失眠癫痫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