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医方集解》)
药物组成:龙胆草、车前子、木通、生地黄、栀子、黄芩各9g,泽泻12g,柴胡、当归、生甘草各6g 。
功效主治: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治肝胆实火所致头痛,胁痛,口苦,目赤,耳鸣、耳聋、耳肿;肝胆湿热下注所致小便淋浊,阴痒、阴肿,囊肿,带下黄臭 。舌红,苔黄厚,脉弦数有力 。
方解:本方治证是由肝胆实火上扰,肝胆湿热下注所致 。治当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方中主药龙胆草大苦大寒,既泻肝胆实火,又清肝胆湿热;辅以黄芩、栀子苦寒泻火,助龙胆草之力 。柴胡疏畅肝胆,助胆草清热泻火;佐以泽泻、木通、车前子渗利水湿,使湿邪从小便而出 。当归、生地黄滋阴养血,以防苦寒药化燥伤阴;使以甘草调药和中,防苦寒伤胃 。诸药合用,共收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效 。全方具泻中有补,清中有养,降中寓升,祛邪不伤正,泻火不伐胃的配伍特点 。
药理研究:解热,抗炎,抑菌,利尿,利胆,保肝,降压,镇静,健胃 。其中龙胆草健胃,抗菌,促炎症细胞吞噬功能,保肝,利尿;柴胡镇静,镇痛,解热,抗炎,利胆,增强免疫力,抗病毒;黄芩、栀子抗菌,解热,消炎;当归抗炎,镇痛,降低血小板聚集;生地黄保肝,防止肝糖原减少,抗炎,利尿;泽泻、木通、车前子利尿;甘草所含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具有保泰松样的抗炎作用 。
【龙胆泻肝汤的出处来源】临床应用:本方为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代表方 。以头痛,胁痛,口苦,目赤;或淋浊,阴痒、阴肿 。苔黄厚为据 。应用时,若实火上炎为主者,当重用胆草、黄芩、栀子;阴伤不明显者,可去当归、生地黄 。用于急性肝炎、胆囊炎、结膜炎、中耳炎、乳腺炎,角膜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病,急性青光眼等属肝胆实火上扰者;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外阴炎、睾丸炎,带下黄臭,腹股沟淋巴腺炎,带状疱疹等属肝
胆湿热下注者 。
现代制剂:现改制为龙胆泻肝丸(片、冲剂、口服液) 。水丸,每袋9g;大蜜丸,每丸6g;冲剂,每袋6g;口服液,每支10ml;片剂;浓缩丸,汤剂 。
用量用法:口服,水丸,每次3-6g,一日2次;大蜜丸,每次1-2丸,一日2次;浓缩丸,每次8丸,一日2次;冲剂,每次6g,一日2次,开水冲服;口服液,每次1支,一日3次;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汤剂,水煎,一日一剂,分3次服 。
使用注意:因本方药多苦寒,易伤脾胃,使用当中病即止,不宜多服久服 。
本方歌诀:龙胆泻肝栀泽通,柴芩地归车甘同,肝胆实火上炎证,湿热下注诸症功 。
推荐阅读
- 连附六一汤的出处来源
- 葶苈大枣泻肺汤的出处来源
- 黄连解毒汤的出处来源
- 泻心汤的出处来源
- 化斑汤的出处来源
- 清炖牛肉片汤窍门 怎么做清炖牛肉片汤
- 夏天绿豆怎么保存 绿豆汤喝了有什么好处
- 孕妇喝汤有营养 孕妇营养汤食谱
- 香辣鲫鱼汤的做法(私家菜)
- 田园排骨汤的做法(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