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6000步,血糖真的可以恢复正常吗?有什么注意事项?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每天走6000步并不能使血糖恢复正常,因为影响血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药物,饮食,运动,情志等都会影响血糖的波动,所以单单靠运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
1.关于药物方面,应每日监测血糖,定期到医院复诊,根据数值医生会做出药物剂量调整,按照医嘱服用血糖能更平稳 。
2.关于饮食,每日三餐应以八分饱为主,不能过饱,而且每餐的顺序为应先吃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这样既能饱腹还不升糖 。
3.关于运动方面,建议每日以30分钟锻炼时间为宜,应选择中低强度的锻炼,例如走步,骑车等 。
4.关于情志方面,建议一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它,虽然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但是如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血糖还是可以慢慢平稳的 。
关于运动的注意事项有几点:
1.在准备某项运动前,一定要到医院做一次全身体检,看自身情况是否适合运动,以免造成疾病加重
2.外出运动时,一定带好糖果,因为在运动时血糖得到消耗,当持续运动就会大量消耗糖,这时细胞中缺糖就易出现低血糖,易发生意外 。
3.注意频次和时间,咱们总说凡事过犹不及,运动也一样,不要过频时间过长,如果感觉身体不适,一定马上停下来休息 。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问答及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想学习更多糖尿病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头像关注,了解更多 。
其他网友观点【每天走6000步,血糖真的可以恢复正常吗?有什么注意事项?】血糖不正常的人要注意锻炼不假,但是要说只靠锻炼就能使血糖恢复正常,也是误解 。
高血糖的人,锻炼很重要
尤其是餐后半小时,高血糖的人一定要动起来,运动时葡萄糖会被消耗掉,这样做有利于餐后血糖的平稳 。
至于运动量,每天走6000步并不是很多的运动量,膳食指南推荐的6000步,是主动运动,工作时间每天零零散散的走动,每天大约有3000步,这些不应该算在这6000步里面,要是算总数的话,怎么也得9000-10000步才行 。
文章插图
控制血糖,运动只是辅助
我们开头就说了,单靠运动是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要靠饮食控制 。
糖尿病人的饮食,要主食混合着蔬菜和蛋白质一起吃,这样能进一步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数 。
还有一个关键在于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尤其是主食,一定不要精米白面,更不要煮成粥,要吃粗杂粮和全谷物,粗杂粮也不要煮成粘稠的粥,这样子也会使粗粮的血糖升高指数变高 。
糖尿病人进餐顺序有讲究
除了吃什么,怎么吃也很重要 。
一般人第一口食物先吃主食,但是对于糖尿病人不要这样,建议先吃蔬菜和蛋白质,最后吃主食,不要小看这个顺序的改变,吃同样的食物,先吃主食跟先吃蔬菜,血糖升高有很大的差异 。
姜丹,注册营养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
其他网友观点
我父亲是有12年病史的糖尿病人,80岁的老人家了,长期坚持运动,每天6000步肯定有的,那么,他的血糖真的可以恢复正常吗?是的,他的血糖控制得很好,没有任何并发症,但却不全是运动的功劳 。运动疗法是控血糖其中一个措施而已,如果其它方面不加以注意,跑断腿都 降不了血糖 。以我父亲为例,科普一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 。
1.什么是糖尿病?怎么发现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利用障碍,或者两个原因同时存在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引发多系统损害,严重可导致失明、截肢、肾衰、心脑血管疾病等 。
糖尿病的最著名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多、喝多、尿多、体重减少”,但这些典型症状是到了晚期才出现的,目前大部分的糖尿病人是在体检时发现,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去看医生抽血检验时“顺便”发现的,我爸爸也是在一次体检中,无意中发现空腹血糖8.0mmol/l,随后确诊 。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餐后2小时或者任意时间大于等于11.1mmol/l,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并不需要出现其他症状 。
文章插图
2.发现糖尿病首先反思哪里出错了?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就是面对糖尿病应有的态度 。
我家老父亲喜欢军事,这些道理很乐意接受,首先是从源头上反思,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临床上大多数糖尿病是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5%以上,我们今天只讨论2型糖尿病 。
虽然目前对糖尿病的研究很多,投入资源很大,但对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总体来说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
遗传因素是内因 。是与生俱来,爹妈给的 。但我爷爷是个老中医,在百岁时无疾而终,那时我们已经长大了,可以明确是没有糖尿病 。奶奶出嫁前是位富家小姐,是因脑血管意外去世的,生前也没有得糖尿病,然后我爸爸兄弟姐妹7人,也没有糖尿病,所以对我爸爸来说,遗传因素并不明显 。前两年,我妈妈也发现了糖尿病,从遗传角度来看,我自己是糖尿病高危人群,患糖尿病风险很高,这需要从年轻时就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环境因素指外在原因,目前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已经非常明确,导致糖尿病发生的是不良生活方式 。反思我爸爸的日常生活,不吸烟不喝酒,不熬夜,积极读书看报练书法,唯一不对的是饮食 。我们分析了一下,主要存在两个不好的地方 。其一:精细主粮吃太多 。我们湛江地处南方,天气酷热,大家都喜欢喝粥,特别喜欢熬得很稀的粥,完全不用咀嚼,是“喝”的,每顿来个几大碗,这种粥升糖太快了,糖友们都知道不能喝,而我爸爸是长年累月、一天三餐当主食,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胰岛细胞负担过重,诱发糖尿病 。其二,高脂高盐食物吃太多 。其实,对爸爸而言就是吃剩菜剩饭多了 。我们的父辈是从缺衣少食的时代过来的,改革30年以来才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对食物的珍惜已经深入骨髓里,我们家多人吃饭,担心我们不够吃,每次做的菜都很多,结果就是每天剩菜剩饭,剩菜和菜汁里油多盐多,然后老父亲不舍得浪费,剩菜剩饭全吃了,导致后果就是胖,还加上饮食中脂肪过多增加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 。除了这些以外,高脂饮食除了大家通常认为肥肉和油炸、烧烤食品外,奶茶、蛋糕、冰激淋、巧克力、饼干等食品含较多反式脂肪,反式脂肪对人体伤害更大,幸好我爸爸没有这个喜好 。文章插图
3.得了糖尿病怎么控糖?
早期的糖尿病有逆转的机会,多早?要早在空腹血糖或者糖耐量受损的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才有机会逆转,一旦到了糖尿病阶段是几乎没有机会治愈糖尿病,只能控制病情 。如果血糖控制得好,可以获得正常人一样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
糖尿病综合管理有5个要点,也就是所谓”五驾马车“,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题主所说的每天6000步只不过属于运动疗法里的内容,想要单一靠运动去控糖达标是不现实的想法 。
糖尿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伴随终生的慢性病,学会自我管理很重要,病人和家属要掌握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认识并发症,掌握饮食和血糖监测的技能 。这个听起来很容易,可做起来很难,特别是老人家,一些观念根深蒂固,要改变不容易 。我爸爸是退休老师,但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刚开始也不太听得进去,要我们啰啰嗦嗦好多回才会听进去 。饮食控制 。这是糖尿病基础管理措施,配餐原则包括合理控制总热量、适当减少主食和脂肪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蔬菜摄入 。主食尤其要重视,以粗细搭配为主,薯类食物要占到三分之一,每天总量不超过250-400克,如果肥胖要控制在200-250克 。以我爸爸每日三餐的饮食为例,早餐是鸡蛋1个+牛奶1瓶+100克粗粮,中午100克主食+肉+青菜,晚餐主食减半,其他同午餐,青菜每天500克以上 。运动疗法 。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 。根据病情和年龄、以及身体状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最好做到每日6000步,还加上每周中等强度运动3次以上累计150分钟以上 。如快步走,慢跑、游泳,器械煅炼,做家务,做体力劳动等 。但不要在空腹时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对于餐后高血糖的糖友们,最好在餐后半小时后开始运动,有利于降低餐后高血糖 。我爸爸主要是慢跑、打拳为主,每天半个小时,风雨无阻 。文章插图
药物治疗 。根据血糖、体重、并发症、胰岛素分泌水平等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切记要遵守医嘱,不可擅自停药和减量 。我爸爸一直吃二甲双胍,效果不错,但糖尿病用药品种很多,一定要个体化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别人适用不等于自己适用 。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的基本项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可以在家中使用血糖仪自己测量,除了监测血糖程度,也可以了解身体对某种食物的血糖反应情况,可以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 。比如芋头,一般来说,它是低升糖的食物,但有糖友吃了芋头血糖飚高,那么就不适合吃了 。糖化血红蛋白只能到医院抽血化验,糖化血红蛋白用于评价2-3个月血糖平均情况,比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更有意义,是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糖友们在刚开始治疗的时候,需要每3个月检测一次,达标后每年至少监测一次,不可偷懒 。小结:糖尿病血糖控制是需要综合防治,知识教育、饮食调控、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五驾马车”必不可少 。其中,饮食控制是最重要的基础措施,其他所有的干预都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效 。每日6000步只不过属于运动疗法,单一执行运动疗法想要控制血糖达标不太现实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端午节走心祝福语寄语
- 唯美个性签名女生诗意最新 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 辨别走私香水
- 2021走心的句子简短一句话 最新版适合走心的简短话语
- 大卫排卵试纸每天什么时候测最准确?
- 出走40年的伯父突然回来让我养老,我该养吗?
- 米汤的营养价值介绍
- 家用水表正接反接都会走吗
- 生日快乐祝福语简短的 生日快乐走心的句子
- 没长大的 Tizen 手机,将兼容 Android 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