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芍药甘草汤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儿童期起病 , 以慢性多发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特征的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 , 常伴有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 , 且治疗困难 。本病属中医“肝风证”“慢惊风”“抽搐”“瘛疭”等范畴 。
郑启仲老师把多发性抽动症的病机概括为“痰邪内扰 , 气机失调 , 升降失常 , 肝风内动” 。自拟升降制动汤 , 该方由芍药甘草汤、升降散、牵正散三方化裁而成 。郑师认为此类患儿多系肝经阴血不足 , 感受外邪 , 经络瘀阻 , 筋脉失养所致 。故重用芍药甘草汤滋阴养血、柔肝缓急以治本 。
【经典案例医案】
患儿周某 , 女 , 7岁 , 2014年2月12日初诊 。
主诉:眨眼2年余 。
现病史: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眨眼 , 就诊眼科考虑结膜炎 , 予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 , 效果不佳 。之后就诊某儿童医院 , 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 诊断为抽动症 , 予盐酸硫必利口服 , 症状有缓解 。后家长因惧药物副作用停用 , 之后眨眼反复 , 同时出现吸鼻、撅嘴等症状 , 求诊于郑师 。诊见:眨眼 , 吸鼻 , 时有咧嘴 , 面色黄 , 纳差 , 形体消瘦 , 大便干 。舌质淡 , 苔白 , 脉细数 。平素喜饮饮料、吃冰激凌、看电视、玩电脑游戏 。
诊断:肝风证 。
西医诊断: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
辨证:脾虚肝亢 , 升降失常 。
治法:健脾益气 , 平肝息风 。
方药:芍药甘草汤加减 。
处方:白芍(酒炒)20g , 甘草10g , 炒僵蚕10g , 蝉蜕10g , 天麻10g , 制白附子6g , 蜈蚣2g , 辛夷花6g , 谷精草10g , 防风6g , 生白术15g , 茯苓15g 。
中药配方颗粒 , 12剂 , 日1剂 , 分2次水冲服 。嘱尽量少食饮料、零食 , 少看电视 , 禁玩电脑游戏 。
二诊(2014年2月25日):眨眼、吸鼻、口角抽动减轻 , 大便正常 , 舌质淡红 , 苔薄白 , 脉弦细 。上方继进6剂 , 日1剂 , 分2次水冲服 。
三诊(2014年3月4日):眨眼明显减轻 , 吸鼻、口角抽动消失 , 夜寐不安 , 心烦易发脾气 。舌质红 , 苔白 , 脉弦细 。
处方:柴胡6g , 姜半夏6g , 黄芩6g , 白芍15g , 天麻10g , 制白附子6g , 炒僵蚕6g , 穿山龙10g , 蝉蜕6g , 炒栀子6g , 淡豆豉6g , 甘草3g
中药配方颗粒 , 6剂 , 日1剂 , 分2次水冲服 。症状基本消失 。守法调理3个月停药观察 。随访1年未见复发 。
按:该患儿喜食饮料、冷饮、零食 , 脾胃易伤 , 升降失常;小儿肝常有余 , 肝失疏泄 , 木犯脾土 , 脾失健运 , 聚湿成痰 , 日久化火 , 引动肝风 , 肝开窍于目 , 故出现眨眼等症 。方中白芍、甘草柔肝缓急;僵蚕、蝉蜕化痰息风 , 祛风止痉;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天麻、蜈蚣、制白附子、谷精草、防风平肝息风 。一诊脾运得健 , 抽动减轻 。二诊效不更方 , 继进6剂 。三诊吸鼻、咧嘴消失 , 眨眼明显减轻 , 睡眠不安 , 易发脾气 , 改为小柴胡汤疏肝理气 , 调和脾胃升降之枢 , 合栀子豉汤清心除烦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 郑师要求家长调理孩子饮食 , 避免寒凉伤胃 , 少看电视 , 少玩电脑游戏 , 减少不良刺激 。
【芍药甘草汤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配方、医案、经典案例】(张建奎、郑攀整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