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表演形态的歌仔戏剧种介绍
歌仔戏从本地歌仔发展至今,根据表演地点等不同发展了更多的表演形态已,且每一种演出型态均各具特色,各有魅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歌仔戏文化中去看看歌仔戏现在都有哪几种表演形态,并具体看看吧 。
落地扫歌仔阵:
由闽南传入台湾的歌仔(锦歌),在宜兰发展成“本地歌仔”,尔后又模仿车鼓戏的表演型式,演出滑稽诙谐的传统民间故事,随神轿游行,称之为“歌仔阵” 。落地扫歌仔阵为歌仔戏最原始之演出型式,属于歌舞小戏的表演,演出地点多在庙埕空地即席表演,或随游行阵头行进至庙口广场,以四支竹竿围出表演区,就地演出 。
落地扫演出的剧目仅有《山伯英台》、《什细记》、《吕蒙正》及《陈三五娘》等四出 。落地扫演员以丑、旦为主,演员大多不着戏服,且无繁杂身段 。落地扫歌舞小戏的表演者多非职业演员,因此表演内容多为简易动作,而曲调音乐也不繁复,通常以一首或少数曲调不断重复进行 。此种演出型态多属非营利性业余表演,表演团队均为民众自发性组织,因此演出时之趣味性高于艺术水准的要求 。
野台歌仔戏:
野台戏即为外台戏,多于庙口演出 。野台歌仔戏为歌仔戏最普遍之演出型式 。本地歌仔吸收其它剧种精华,并穿着戏服,粉墨登场演出,歌仔戏即成为大戏型式 。野台歌仔戏演出名目大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举凡庙会、酬神、建醮及神诞等活动,多有野台戏的演出 。
野台戏的特色为热闹而淳朴,由于演戏酬神是传统民间表演活动之主因,是以仪式性胜于艺术性;且野台歌仔戏于正戏演出之前,必先表演一段"吉庆戏",俗称"扮仙",目的在为民众祈福,神人之间的关系于扮仙过程中,得到融合交会 。
内台歌仔戏:
内台歌仔戏是指戏院室内剧场演出的歌仔戏,采售票方式,属于营利演出 。《台湾省通志.艺术篇》:至民国四、五年间,辜显荣向日人收买台北淡水戏馆,改名新舞台,作为本省人之娱乐机构,其经理人见歌仔戏甚受人欢迎,遂出资设立新舞社歌剧团,在该戏院经常排演歌仔戏,而收取门票 。是为本省第一团营业性质之歌仔戏班 。而歌仔戏之分别为内外台戏,亦始自此时 。
【多种表演形态的歌仔戏剧种介绍】由于内台歌仔戏为营利性质,舞台布景、灯光及服装均较为讲究,演出亦较野台戏严谨 。此外,于公演之前,通常由演员穿着戏服沿街"踩街",藉以吸引观众广作宣传,增加票房收入 。民国四十四年间,为内台歌仔戏鼎盛时期,当时全台约有300个此类歌仔戏班,可见其繁荣 。
推荐阅读
- 石鱼的特点
- 歌剧形式的戏曲,歌仔戏的表演艺术
- 非洲野狗的特点
- 海蛇的特点
- 根的形态学上端是哪里
- 中国有多少种植物
- 山西特色小吃 山西美味小吃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 越中巨齿蛉的特点
- 荔枝的品种有什么
- 赤眼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