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的“骗局”即将落幕?我国年进口383亿,今局面被河南打破?


83年的“骗局”即将落幕?我国年进口383亿,今局面被河南打破?


文章图片


83年的“骗局”即将落幕?我国年进口383亿,今局面被河南打破?


文章图片


83年的“骗局”即将落幕?我国年进口383亿,今局面被河南打破?


文章图片


文:未晞

俗话说“男大当婚 , 女大当嫁” 。 自古以来 , 结婚就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 然而 , 近年来 , 受诸多因素影响 , 我国的结婚率也越来越低 。 自2013年以来 , 我国结婚率就开始下降 , 从2013年的1347万对下降到了2020年的813万对 。

到了2021年 , 据梁建章、任泽平联合多位学术专家设立的育娲人口研究机构发布《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2版》 。 报告数据显示 , 2021年 , 我国结婚登记人数下降到了763.6万对 , 连续八年下降 。 相比2013年峰值数据减少了583万对 , 为1986年以来最低 。
那么 , 年轻人不结婚的背后 , 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隐情?
提到不愿结婚的理由 , 相信年轻人都能罗列出来 。 包括高不可攀的房价、彩礼等都成为了阻碍结婚的理由 。 从准备结婚开始 , 开销就一直在流动 。 但是 , 结婚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 , 有些开销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
其中 , 最重要的就是婚礼上需要佩戴的钻戒 。 而婚礼钻戒一般也都是以钻石为主 。 “钻石恒久远 , 一颗永流传 。 ”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 , 不仅让大家认识了钻石 , 也将钻石的价值和意义灌输到了大家的观念中 。

但如果回头看会发现 , 在我们传统婚礼仪式里 , 并不存在交换戒指这个流程 。 那么 , 这个仪式到底从何而来呢?
钻戒交换的由来
事实上 , 在这场流行文化背后源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戴比尔斯搞的一场营销活动 。 1938年 , 一家名叫戴比尔斯的小公司搞了一个营销活动 , 从那时起 , 这场营销活动就席卷了整个美国 , 甚至影响到了全世界 , 以至于被认为是20世纪最成功的营销活动之一 。
要知道 , 在那个时候 , 人们的收入都不高 , 加之当时的挖矿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 钻石主要来自人工开采 。 因此 , 当时的钻戒价格不菲 。 一个成年人购买钻戒的成本 , 往往就需要他们一整年的收入 。 然而 , 如此珍贵的物品保值率却非常低 。

那个时候 , 很快就有人发现 , 如果因为急需用钱想把钻戒卖给珠宝商 , 可能连一半的钱都拿不回来 。 以至于很多人觉得 , 钻戒其实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 但这并没有阻止人们对钻石的热爱和追求 , 那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戴比尔斯也因此成长起来 。

戴比尔斯的发展
经过了80多年的发展 , 戴比尔斯已经成为了全球钻石巨头 , 其年销售额高达40亿美元、营业利润近10亿美元、年广告支出近2亿美元 。 而此时 ,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 我国人对钻石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 , 成为名副其实的钻石消费大国 。
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 戴比尔斯也非常看好中国市场 。 此前 , 戴比尔斯也做过专门的统计数据 , 数据显示 , 我国已经有50%以上的情侣都在使用钻戒订婚或结婚 。 而美国比例为75% , 但要知道的是我国人口数量是远超美国的 , 也就是说 , 即便是50% , 在实际销量上也是超过美国的 。

【83年的“骗局”即将落幕?我国年进口383亿,今局面被河南打破?】然而 , 这三年来 , 钻石不再是香饽饽了 , 戴比尔斯公司大发利市的好日子也结束了 。 早在2019年 , 戴比尔斯的销售收入就下降了24%以上 , 而原因就是钻石供过于求 , 成品钻存量也同样过多 , 这也导致整个钻石市场的价格不断下跌 。
但到2021年 , 由于强劲的消费者需求 , 推高了钻石价格 , 戴比尔斯的利润也出现了反弹 。 2021年 , 戴比尔斯实现了3.45亿美元的收入 。 在2022年2月21日开始的展会上 , 戴比尔斯再次将0.75克拉以下的原钻价格提高了约5% 。 而钻石作为很多人的“刚需品” , 即使涨价 , 很多人对其依然孜孜不倦 。
钻戒携改革春风走进中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 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进入中国 , 许多外国流行文化和习俗逐渐影响到国内民众 。 与此同时 , 我国人的婚俗也逐渐由中式转向为西式 。 如今 , 钻石饰品已成为中国人最热衷购买的 , 几乎占据了各大珠宝商行柜台里的重要位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