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还在按辈分取名字吗?这样固守陈规必要吗?
问:农村按照辈分取名字还有必要吗?是不是有点墨守成规呢?
现如今,农村按照辈分取名确实呈现出松动的迹象 。
文章插图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闻趣事 。
这种按辈取名法本来是好的,属于传统文化,可便于理清家族内人员间的辈分顺序 。但现在人们的个人意识太强烈,而家族观念太淡薄,认为按辈分取名是封建 。
文章插图
那给孩子取名字还有没有必要按辈分来呢?刺楸有不同的看法 。一、按字排辈的辈分在刺楸这里称为「字辈」字辈就像一棵树,把一个家族的子子孙孙串联起来,可按字寻根,是一个家族的延续 。
文章插图
一般说来,字辈都有讲究,大多数是族长或者有声望的人按照一定的寓意确定,某些望族和名门的字辈甚至是天子所赐 。
字辈写在族谱开头,称为「谱头」,类似诗句,朗朗上口,且一般不会太长,以便背诵 。
文章插图
只要背下谱头,就能寻根问祖、追根溯源了,名字带了字辈,谁长谁幼,便一目了然 。
例如,某些家族的字辈较短,类似一首20个字的诗:祖父为「兴」字辈,父为「国」字辈,自己为「安」字辈,子为「邦」字辈,寓意「国泰民安,兴国安邦」 。
文章插图
二、农村的字辈主要有两种形式
祖上再怎么英明,也不能把后代的字辈安排好,因此在家族的字辈排列方式上,存在着两种形式,即刺楸老家所说的「流宗」和「转宗」 。
文章插图
所谓「流宗」,即祖上安排好的字辈用完后,宗族召开宗族大会制定一定数目的新字辈,新制定的字辈不能和祖上已经用过的重复,即像流水一样,故为「流宗」 。而所谓「转宗」,即祖上安排的字辈用完后就又从「谱头」的字辈开始排辈,即转头重新开始,如「保家卫国,光宗耀祖」的「祖」字辈后又从「保」字辈开始 。
文章插图
流宗避免了后世子孙与祖先重名,而转宗可能因后世不清而取到和祖先相同的名字,十几辈后甚至出现同字辈却不同辈的「欺祖」现象 。三、遵照字辈取名字可知尊卑老幼
文章插图
按字辈取名字,一般将字辈嵌名字中间,名在字辈后面,这样一个人的名字就有三个字 。另外,少数人把字辈放在最后,而名放在中间,类似于「周树人」和「周作人」 。当然,「王羲之」、「王献之」两父子则是特例 。
文章插图
字辈排序依次使用,如此一来,班次和长幼便一代代区分开了 。否则,可能出现称谓不明、长幼不辨、尊卑不分,甚至长幼互相称兄道弟的倒行逆施现象 。四、字辈真的很落后吗?
在农村,好些村子以同姓氏家族群居为主 。少则数百人,多则上万人,取名如果不按字辈,几代之后就会乱了辈分,见面后称谓不明,甚至闹出笑话 。
文章插图
而按字辈取名,即便相差十几辈仍很清楚 。
按家谱的字辈取名并非封建和陈规旧俗,而是防止子孙和祖先重名,能让孩子知道同宗族人员间的亲疏关系 。
文章插图
字辈不是封建,是祖宗留下的智慧,是寻根问祖的本,按辈分取名既不忘祖,又避免了的紫函、浩宇之类名字
当子孙问及家族的来历和经历时,字辈便是一个很好的记录 。
文章插图
字辈就如一个家族的历史,当互不相识的族人聚在一起,而若不知道自己的辈份,则不会被认可 。当今的手机、汽车以及其他多种产品都要标明第几代产品,人名带字辈有何不可?
在某些地方,即便取「紫萱」「浩宇」「子涵」之类的名字,仍会按字辈取谱名,谱名再入家谱 。
文章插图
以上就是刺楸对农村取名字用字辈的看法,如果觉得回答得不错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其他网友观点
接辈份取名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不要把一切旧的文化传承都说成是陋习,封建传统墨守成规 。的确我们的祖辈们在给他们的家族取名字时是很讲究的,这不但不是陋习,而且还是一种文明,一个家族大小,有无文化的象征 。按辈分取名最大的好处就是,过了若干年后,人们也会根据字辈的顺序按排,分别出辈份的大小 。我身边有个大家族,他们的祖辈们一下子就他们的后辈们,排了十辈子的字,分别是,太元明启盛,殿全宝万连 。你就光凭这十个字的安排,就是一付很好的五字联,足可以从中得知这个家族是个有文化的家族 。从字辈的安排也可得知这个姓是个大家族还是小家庭,因为小家庭的香火延续不了几代,所以取名也就不按辈分按排了 。而我们有些人根本就不懂得按辈分取名字的真正涵义,就把它说成是封建的陋习,俗气等等 。其实有好多旧的东西对我们还是很有价值的 。
其他网友观点【农村还在按辈分取名字吗?这样固守陈规必要吗?】在农村,基本都是一个姓氏一个自然村,可以这么说,是共祖宗的后代,所谓共祖宗,就会有辈份之分,否则就乱套了,谁是爷爷,谁是叔叔,一个姓氏,就要分清楚,这也是中华民族姓氏的一个特!每一个姓氏,基本都有族普,族普就是按辈份的记载和传承的文献!一个祖宗的人在一起,辈份有高有低!必须尊老爱幼,称呼也必定有上有下!按辈取名,就是分上下,否则就会乱套,这是祖辈传下的规矩!当然离村子,到了外面就不存在了祖规!但回到老家,还必须尊照祖规!
推荐阅读
- 农村俗话说“原汤化原食”,吃完饺子,还要喝一碗饺子汤,有道理吗?
- 农村俗语:“男怕五月,女怕腊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 农村俗语:“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有道理吗?
- “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长根”,农村栽薯有什么讲究吗?会丰产吗?
- 农村土鸡怎样做最好吃?
- 你还记得小时候农村的地锅做的饭吗?
- 农村老人说的"粗茶淡饭",是指的什么?
- 农村有句老话“嫁出去的女等于泼出去的水”女同胞们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有这种说法?
- 农村储存红薯、姜的地窖怎么挖?有何要求和细节?
- 农村老俗话说:芒种芒杆开花,犁耙到家,这段俗话用农业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