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到底要怎样养水养底?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是指养殖环境对养虾非常重要,据国内对虾养殖杂志介绍,高达8%的对虾病害与水质有关 。养殖环境水质是主要因素,而水质优良水平取决于虾池内的藻类,藻类培养就是养水的底 。良好的藻类不仅能为对虾提供天然饵料,而且还能起到产氧解毒,净水,稳定水质的作用 。我的老家庄河沿海,对虾养殖户十分重视养水先养底,这也是他们从多年养殖对虾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对虾养殖的快速发展,对虾病害也急剧上升,对虾在生长期内大量死亡,有的甚至整池绝收,共同原因是缺氧而导致对虾死亡 。而池塘中75%的溶氧都来自于藻类的光和作用,护藻养水就是为了培植氧源 。一个池塘中澡类适当,对池塘生态平衡,稳定水质,提高对虾生长成活率能起到积极作用 。
对虾养殖各阶段对藻类需求是不一样的 。放苗初期需求少,要控制藻类生长,防止老化藻类死亡,使水体变混浊 。对虾生长中期适当增加澡类,水清而浊是标准 。对虾生长后期,对藻类需求量大,水浓而浊是标准 。
其他网友观点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 。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热爱农村生活,喜欢农村的寂静 。我热爱农村 ,热爱生活,喜欢我们村里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 。我有着很丰富的种植和养殖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我希望把我在农村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
养虾主调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死存亡,进而关系到养殖户的产量和生产效益 。据有关统计资料,高达8%的病害与水质问题有关 。由此可见水质管理对水产养殖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对水质管理能力,期望此文能给广大养殖户有多帮助:
一、护藻养水
“养虾主调水,助藻生长是关键!” 一个池塘要培养出优良的水质,必须要培养出良好的藻相 。良好的藻相,不仅能为对虾提供天然饵料,而且还能起到产氧、解毒、净水、稳定水质的作用 。
但是,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培养良好藻相得目的是为产氧,良好的藻相可以给整个水体环境培养出充足的溶解氧,可以这么讲池塘中75%溶氧都来自藻类的光和作用,培养出良好的藻相就是为池塘水环境培植氧源,所以护藻养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培植氧源 。
一个池塘水环境,有充足的溶氧,不仅可以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而且对池塘生态平衡也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 。池塘中溶解氧充足,可以稳定水质和提高对虾的生长率 。
由其是到了养殖后期,水质环境日益恶化,“倒藻”和“藻类老化”频繁出现对水质污染影响严重(如图E2) 。
一、充足的溶氧,可以防止“倒藻”和“藻类老化”的出现,使藻相更稳定 。稳定的藻相,才能使水体的净化能力大于水体污染能力,从而起到爽水稳水的作用 。
二、池塘中溶氧饱和,可以提高对虾的生长率 。池塘中溶氧饱和,水体净化能力强,水质稳定 。虾在稳定的水质环境中生活,食欲好,摄食量大,消化好,利用率高,生长就比较快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池塘水质调的好,虾就容易大的原因 。
文章插图
由此说明,池塘溶解氧对水质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护藻培植藻相是提高池塘溶解氧的基础 。那么我们要怎么提高水体的溶氧量了?
(一)、减少耗氧量
这个就要从有机质耗氧上面下手了 。
1、定期少量多次换水
(1)、定期少量多次换水刺激一部分老化藻类分次分批的死亡,这样就可以减少老化藻类在短时间内的同时出现而大量耗氧,为新生藻类的生长赢得了充足的池塘溶氧 。
当池塘中的老化藻类过多的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死亡,这样藻类的造氧功能基本上就不存在了,水体就失去了氧源 。水质在无氧或溶氧不饱和的水体环境中污染更快速,新生藻类处于这种生长环境之下难以生存,藻类的更新换代就无法正常进行 。
(2)、定期少量多次的换水补充了水体中藻类生长的营养盐,这样就可以缓减老化藻类的提前老化,为新生藻类来撑控池塘水质环境赢得时间 。老化藻类在短时间内过多的出现,在天气变化大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老化藻类“倒藻”,从而污染水质 。
2、换藻
换藻要分次分批的换,通过少量多次的补活菌,来刺激一部分老化藻类死亡,老化藻类死亡后为新生藻种遗留下了一部分营养盐,促进了新生藻类的生长,从而起到藻类更新换代的作用 。同时新生藻类对池塘水质的污染也起到一定的净化效果 。
(二)、提高水体的产氧能力和溶氧能力 。
1、提高水体的产氧能力也就是护藻培植氧源,这个就不详细分析了 。
在这里有些养殖户就会有疑问,“增加产氧能力不就是多打打增氧机就行了,氧机不就是增氧的吗?”其实增氧机的作用,很多养殖户理解都有误,甚至有些养殖户会认为只要开增氧机虾就不会缺氧 。“
增氧机的真正作用是通过机械旋转运动来推动水体循环,加大表层水与底层水的物质交换,上层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的溶氧通过水流循环载入塘底,积存于塘底来提升塘底的溶氧量(如图E3) 。
然后在塘底溶氧充足的情况下,将底层的有机质进行微生物的有氧分解合成转化为藻类的营养盐类,在由水流循环至表层供藻类吸收,促进了有益藻类的生长 。
另外还可以将底层的有害物质或有害气体通过水流循环交换至水体表层进行释放或挥发 。”其实,增氧机就是通过减少耗氧物质的存在或促进水体溶氧饱和,而间接的起到增氧的作用 。
简单的讲,增氧机把表面水体过剩的溶解氧积存于水体底层和充分溶解于整个水体中,同时进行水体的物质交换来促进了藻类的生长和塘底耗氧物质的转化 。
在阴雨连绵的天气,增氧机增氧的作用效果就不明显了 。池塘水体75%的溶解氧都来自藻类光合作用,培植藻类才能真正起到增氧的作用 。所以不要过多的去依赖增氧机来增氧,培植藻类才是关键 。
2、提高水体的溶氧能力,这个要从两方面讲述
(1)降解表面张力,通过向池塘泼洒一些药物来清除水体表面的一层张力,来增加池塘溶氧量
(2)打破水体的温跃层,池塘中存在温跃层会限制池塘溶氧的饱和量,通过打氧机来搅动池塘可以打破温跃层,增加池塘水体溶氧量 。
二、育菌爽水
“爽水先护藻,培藻是基础,补菌是关键!”养殖水体中,要想培育出优良的水质,菌相、藻相需要相互制约、相互调衡来维持生态平衡 。
(一)、细菌的生态作用及菌相与藻相关系
1、细菌作为有机质的分解者 分解有机质为生产者-藻类提供氮、磷等无机养分 。而,异养菌细即是有机质的分解者又是其消费者,它为生产者提供氮、磷等养分.同时细菌本身又吸收利用这些养分,在营养盐贫乏的水体中,细菌和藻类产生养分间的竞争关系 。细菌是浮游动物的重要食物,但在溶解和利用POM(颗粒性有机质)有机质时,细菌和浮游动物又产生了食性的竞争 。
2、细菌作为有机质的消费者 异养细菌附着在POM有机团上,直接吸收其中一部分有机质(糖类、氨基酸等),对另一些不能直接吸收的有机质(蛋白质等),则通过分泌胞外酶加以水解成DOM(溶解性有机质)并吸收利用 。水解的产物仅部分被细菌吸收,另一部分释放到水中 。
3、细菌在矿质养分中的动态作用 细菌在生命活动中分解和释放矿养分供生产者利用,它本身又是水生生态系统中这些养分的颗料库 。细菌在生活时(胞外酶水解)和死后都释放氮、磷等无机养分,供浮游生物和本身利用 。在有光线的上层水中这些养分刚被释放出来就能快速被藻类利用 。(这也是为什么在肥水液中添加细菌,藻类生长快的原因 。)
在贫乏营养水体中,当无机养分浓度很低时,细菌由于吸收能力较藻类较强,会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 。
4、细菌作为水生动物的食物 细菌在淡水动物营养上起着种要的作用 。不仅原生动物、轮虫、甲壳动物等可以摄食,连我们养殖的对象,虾也可以摄食 。
所以细菌在在维持生态平衡上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在有藻相,缺乏菌相的水体,水质易不稳定,藻相变换快,水质污染严重;在藻相过旺,菌相缺乏的水体,死藻沉积多,水质易混浊 。
一个池塘的水质清不清爽,要根据水体的混浊度来进行判断!混浊的水体都缺乏一定量的菌群,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缺乏“一定量”的菌,菌虽然可以调节出清爽的水质,但是菌的含量需要一定范围的控制,才能真正起到调节优良水质的效果 。所以合理、合量的使用菌才能对水质调节起到最大限度的作用 。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如何合理使用活菌;很多养殖户,对细菌用处知晓都不多,在他们认为细菌就是用来肥水的,甚至一些比较离谱的养殖户做好新塘,只下点活菌就叫肥塘 。
活菌是靠分解大分子的有机质,让藻种能摄食到小分子有机团,供其藻类繁殖形成藻群 。在新塘这种环境中没有有机质,想通过下活菌来培育藻类,效果是不大的 。使用活菌不能只局限于狭义面,其实活菌用途面很广泛,关键是要看你如何调节使用量 。
(二)、放苗初期适量下细菌
1、细菌多,藻类生长过于旺盛,水环境不稳定 。清塘放苗后,塘底存在大量有机质,在菌群分解塘底有机质的作用下,水体里的藻类因能摄食到大量小分子有机质疯长,造成藻类在短时间内生长过于旺盛,然后一部藻类死亡沉积池塘中 ,使水体变的混浊,从而破坏了水环境的稳定 。
2、细菌缺乏,水清难肥藻,池塘水环境难以达到稳定状态 。很多养殖户,在肥塘的时候都不补菌,这样在放苗前期不仅肥不起藻而且还污染了塘底 。有些养殖户认为塘底有活菌,没必要再补菌,但是在清塘消毒的时候因为杀菌药下的比较重,所以很多活菌无法存活 。肥塘的时候在没有活菌的作用下,肥塘使用的大分子有机肥,都沉积到塘底没有被藻类吸收,从而肥不起藻类还污染了塘底 。在放苗前期这种缺乏菌群的水体,藻类生长慢,水环境很难稳定 。
3、细菌适量,水质清爽,水环境稳定 。控制一定量的活菌,可以有效的调节水质 。适量的活菌不仅可以肥塘,而且还可以调节水质的清爽度!所以在养殖中使用活菌不要只局限于“活菌就是肥水的” 。可以这么讲,活菌就是调节水质的一个缓冲因子 。水浓下适量的活菌,水清爽;水清瘦下适量的活菌,补肥助藻相 。
在这里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养殖户认为下活菌,会使虾缺氧,其实这也是根据下活菌的量来决定的 。活菌下的好,不仅不会使虾缺氧,而且还减少塘底的耗氧量,从而起到间接增氧的作用 。这个在这里就不做细分析了,下面会讲述到 。
(三)、中后期合理下菌
1、细菌多,①水清而浊→②浓而浊→③水清而浊 。中后期的虾,短时间内补充大量的好氧菌或厌氧菌,会造成水体的溶氧量急剧下降,藻类在溶氧不饱和的生长环境下,持续死亡,水变的比较清 。藻类死亡,池塘水体失去了氧源(实验表明,池塘水体中75%以上的溶氧来自优良藻类的光合作用,所以水体中要保持充足的溶氧,就必需要维持藻类的正常生长 。),在好氧菌和藻类造氧能力下降的双重压力下,池塘溶氧继续下降,死亡的藻类不能快速的被好氧菌分解,呈大分子有机质形式存在于水体中,水变的“清而浊”
文章插图
池塘中溶氧量处于不饱和状态下,好氧菌无法起到分解死藻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个时候厌氧菌就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大量分解有机质 。靠摄食有机质存活的好氧菌,被厌氧菌压制住,水环境出现在短暂的缓和期 。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塘底的死藻被分解掉一部份,减少了塘底的耗氧量 。从而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一定的溶氧量 。藻类开始生长,水变浓 。但是过多的死藻在厌氧菌的作用下也无法分解完,这样一部分死藻储存于塘底变成有机质,使水变的比较粉浊 。所以在这个缓和时期的水质—“浓而浊②” 。
但是在被厌氧菌净化后的水环境,藻相得以恢复,好氧菌又占据了一定的优势,继而又形成水“清而浊③”的水环境 。厌氧菌、好氧菌依次主导水体中的菌相,水质也由“水清而浊--浓而浊--水清而浊”循环变换 。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塘的水体,为什么总是变来变去的,这是典型的没有控制菌相而引起的水环境不稳定 。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到底要怎样养水养底?】2、细菌少,①水浓而浊→②水清而浊 。中后期藻类生长旺盛,在没有菌类竞争营养的情况下大量疯长,一些处于优势种群的新生藻类就会大量掠夺老化藻类的营养,然后老化藻类死亡,水变的“浓而浊①” 。
文章插图
水体菌相缺乏,藻类死亡不能被活菌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从而导致大分子有机物转化成供藻类生长的无机营养盐的途径被切断,继而呈大分子有机颗粒沉积到塘底,污染塘底环境,造成水体65%的溶氧都被塘底的死藻消耗掉 。水体溶氧不充足,优势种群藻类呈衰弱状生长,水体变的清而不浓,但是过多的死藻和有机质呈大分子颗粒存在水体中,从而在这种缺乏菌相的水环境中,水质变的“清而浊②” 。
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养殖户,为什么在40天左右的时候水质就变的比较浓浊或清浊 。40天水质就变的浓浊或清浊,那么在这种水质情况下,怎么能继续养到一个月或两个月以上?所以要想使中后期的水质调的比较清爽,必需适量的控菌 。
3、细菌适量,③水清而爽 。适量的活菌,不仅可以维持菌相和藻相的均衡,而且对塘底的大分子有机物中的残余营养分子和水体中的悬浮颗粒进行充分的分解利用,进而转化为藻类生长所需的无机营养盐N、P,来维持菌相和藻相的平衡,从而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能够把我的经验说出来,我感觉到很开心,因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农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报,能解决你们的问题就好 。
最后祝福大家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能够顺顺利利,做一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幸福的农民,同时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万事兴,好运连连,幸福美满!谢谢大家 。
其他网友观点先养底再养水
一、养底 ,凡是养过一年虾以上的虾池,由于残饵和粪便的积累,导致有毒物质增多,这种物质对虾来说是致命的 。
1.在还没有投苗前就要清淤,保证水深1.5米以上
采取生物降解来清除污泥有害物质,先进少量的水,投放微生物,降解有害物质
2.在养虾过程中抑制低泥的有害物质
①.使用微生物改善底部生态环境,例:芽孢杆菌,丁酸菌
②.在虾塘里混养一定数量的鱼类,比如虎鱼,罗非鱼
二、养水
最好的养殖水色是黄褐色和黄绿色的,要注意水体的稳定性 。主要有两大因素,藻相和菌相 。
1.藻相是指水体中藻类在水体中分布的现象,养虾需要优质的藻类,有利于藻类产氧,比如说绿藻
2.菌相,是水体中菌类的浓度,可以降低水中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 。氨氮是水生物排泄物尸体等的分解物质,过高会影响生长缓慢摄食降低等问题,影响亚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饲料投喂,肥料不合理,养殖密度大 ,天气等原因 。
虾塘出现的多数问题都是因为藻菌类出现了问题,所以一定要维持两者的稳定性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泥鳅盐水泡后身上出现白块是怎么回事?
- 已经有自来水,村里私接山水饮用怎么办?
- 鱼塘一下降解水体的药就死鲫鱼是怎么回事?
- 天阴的情况下鱼缸里的小鱼一直浮出水面怎么办?
- 人工挖的公园湖可以搞水产养殖吗?
- 锦鲤的水质怎么样才能变好?
- 硫酸铜在水产起什么作用?
- 虾池什么时候换水最好,是改底后吗?
- 院内水池下雨天为什么总死鱼?
- 鱼池的水浑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