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打歌文化你是否了解?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等文化 。在彝族文化中有着比较特色的是“打歌”文化,“打歌”就是彝族民间载歌载舞的群众舞会 。想知道更多关于“打歌”的文化吗?一起来看看吧 。
漾濞彝族“打歌”历史悠久、曲调优芙、歌词内容丰富、舞姿活泼多变,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 。
走进中国核桃之乡--漾濞,总能听到悠长的山歌或琴声从那遮云蔽日的核桃林深处传出,吸引着男女老少顿足而歌、踏足而舞,这就是粗犷豪放的漾濞彝族“打歌” 。
“打歌”是漾濞最常见也是彝乡人民最喜欢的文娱活动形式之一 。“打歌”,又称“踏歌”、“跳歌” 。探本究源,“打歌”一词原先多指彝族民间载歌载舞的群众舞会,现在它变成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代称 。这是由于县内彝、傈僳、苗族同胞的民族民间舞会活动有着相似之处的缘故 。漾濞各地的“打歌”具有不同的特色,但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听到打歌调,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
走进了打歌场,那热烈欢快的气氛会使你陶醉 。俗话说:“葫芦笙一响,脚底板就痒”,“不会吹拉弹唱的除非是笨小伙,不会打歌对调的除非是憨姑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彝山处处是舞场,彝乡寨寨有歌手 。这里的一山一水都是一套套优美舞蹈云生的源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一曲曲扣人心弦的山歌问世的蘖曲 。
“打歌”也有地域的差异,南片山区鸡街、瓦厂、龙潭一带的彝族“打歌”,彝语叫“额克”,意为“歌舞” 。这是一种载歌载舞的集体舞,风格刚劲、明快 。舞者在笙、笛伴奏下边歌边舞,舞步整齐,舞姿矫健 。在举行礼仪的场合,开场时须由长者率若干青壮男子跳序舞,此后即不分男女老幼、生人熟客均可随意参加 。
一次盛大的打歌会,自头天黄昏时分开始,至次日黎明才尽欢而散 。在鸡街,“阿忾”时常伴以刀舞,使打歌场上的气氛更为热烈 。西部地区彝族打歌的另一种形式称“路路则” 。这是一种只舞不歌、有乐器伴奏的集体舞,有20多种舞步,由领舞人报动作名称,众人依此变换舞步 。
“打歌”这种群众性娱乐方式,在漾濞境内广为流传,村村寨寨、角角落落,无处不在 。凡是彝族聚居的村寨,只要有婚丧娶嫁喜庆节日,全村男女老少,都以三弦、笛子、芦笙伴奏,一圈一圈地围着火塘旋转,边歌边舞,尽情舒展内心的喜怒哀乐 。
【彝族打歌文化你是否了解?】漾濞彝族“打歌”,套路繁多,内容丰富,常见的有“四步行走式”、“六步六行式”、“六步颤动式”、“踏步两翻两转”、“跳步两翻两转”、“三翻三转”、“全翻”、“板桥翻”、“正喜歌”、“三跺脚”等,随着不同的音乐节奏而变换步伐,舒展激情,使人在粗犷豪放的表演中,感受到生命的冲动和情感的升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