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论坛 爱和自由论坛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你 , 给你灿烂的自由 。泰戈尔【1】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我是一个10岁男孩的母亲 。从怀孕开始 , 我就关注育儿知识的方方面面 , 逛论坛 , 听讲座 。我很忙 , 我想我学到了很多育儿理念 。
但儿子出生后 , 我发现理论知识在一个挥舞着四肢哭个不停的婴儿面前毫无用处 。
这一度让我很沮丧 。养孩子还得听老一辈的意见吗?但我毕竟是新一代的年轻父母 , 所以决定边读书边养儿子 。
于是我开始在当地一本接一本的买育儿书 , 有的是针对作者的名字 , 有的是被书名吸引 。反正那些年 , 我急切地吸收了四面八方的知识 。
孙瑞雪的《爱与自由》闯入了我的视野 , 当时的标题让我震惊 。我想给我的孩子我所有的爱 , 但我渴望抚养一个自由的孩子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这不就是我一直期待的教育理念吗?于是我开始仔细研究这本书的每一章 , 然后根据儿子的表现进行分析 , 然后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 。
比如 , 孙瑞雪说 , 儿子2岁多的时候 , 父亲买了两个玉米 , 对儿子说:“一个给你 , 一个给你妈妈 。”结果 , 儿子对孙瑞雪说:“爸爸说给我这两个玉米 。”
从大人的角度来看 , 孩子是在撒谎 , 可能会马上批评指责孩子 , 但孙瑞雪只是平静地对儿子说:“爸爸说给你一个 , 给我一个 , 不是给你全部 。”
然后 , 她观察儿子的反应 , 脸上没有做错事的表情 。她站在那里思考了1分钟 , 一动不动 , 然后没有表情地离开了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父母应该如何处理孩子的这种情况?在这本书里 , 我可以找到育儿困惑每个阶段的答案 。
【2】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爱与自由》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中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爱与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的创始人;“完整的人 , 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
她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 。1995年 , 同一批知识分子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会 , 也是中国唯一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 。
后来 , 蒙台梭利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近年来 , 她和她的团队受邀在多个城市做公益讲座 , 改变了很多家长对育儿的看法 , 也改变了很多孩子的生活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我们以蒙台梭利、卢梭、皮亚杰等经典教育学和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 在18年高度集中的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中 , 创造、建构、发展和完善了“爱与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思想理论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 。
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 , 孙瑞雪整理了自己在各地的演讲 , 将自己的实践教育教学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 先后四次出版了这本书 。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 , 孙瑞雪总是用心和孩子们交谈 。她能看到孩子的憧憬 , 知道孩子的想法 , 理解孩子的心情 , 感受孩子的苦难 。
她说:“说到爱孩子 , 我们不能用现有的经验去对待孩子 , 因为我们现有的经验是我们成长的结果 , 这可能就是我们不爱他们 。”
那么父母能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样的育儿经呢?接下来 , 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详细分解 。
【3】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第一个方面:孩子通过内心的感受认识世界 。孙瑞雪说 ,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心理成长的过程 , 不是智力成长的过程 , 而智力成长是依附于心理成长的 。
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这样做 , 指着苹果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大的红苹果 。”孩子什么也没反应 , 只是盯着苹果看 。
有些好动的孩子可能会在嘴里嚼苹果 , 但他们不想回应父母 。即使他们不看一眼 , 他们的父母也会很焦虑 , 甚至怀疑他们的耳朵是不是有问题 。
一些比较焦虑的家长想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孩子的大脑是否正常!其实这些都是对孩子看待世界方式的误解 。
【天涯论坛 爱和自由论坛】意大利学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 ,
儿童的感觉来源于内部 , 并且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当父母告诉孩子这是一个“苹果”时 , 不仅要用语言描述 , 还要让孩子触摸苹果的形状 , 闻它的味道 , 啃它的味道 。
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 。孩子需要通过这些感官认识事物 , 形成概念 , 然后连接概念 。
只有通过这种丰富的内心感受体验 , 孩子才能逐渐对身边的事物形成具体的感受 , 进而在头脑中明确“苹果”的概念 。
正如孙瑞雪总结的那样 ,
儿童内在有一个精神胚胎 , 这个精神胚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帮助他认识世界 。
家长不要太急于通过灌输概念让孩子认识世界 , 而是等待孩子的心智发展到一定阶段 , 再引导孩子感受概念 , 让孩子更放松 , 家长也不焦虑 。
【4】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次 , 孩子的创造力来源于性格 。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共识 , 人格等于创造力 。培养人的过程应该是培养人格的过程 。
我们的父母现在最关注孩子什么?毫无疑问是学术成就 。孩子们从会说话的那一刻起就被教会了阅读 , 甚至让他们在三岁之前就开始写作 。
从进幼儿园开始 , 我就一直在教孩子汉语拼音 , 10以内的加减计数 , 甚至更激进的家长直接给孩子报了N多个培训班 , 渴望让孩子快一点 。
到了小学就更糟了 。每次都得100分 。如果每次都得99分 , 可以训练孩子半天 , 让他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输1分 。
很多孩子在父母的高压下 , 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 成绩也在下降 。怎么了?
也就是家长只把孩子当成学习机器 , 不注重孩子个性的培养 , 更不要说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 也就是扼杀孩子的活力?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孙瑞雪对她的孩子说:
“生命的高贵在于 , 你的生命不同于其他任何生命 , 你对世间万物的感知也不同于他人 。”
父母要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 , 让孩子按照人类的自然发展规律成长 , 让他们独特的个性存在 , 这样才能创造出下一个爱因斯坦 。
当孩子表现出特殊的感受能力和对事物产生概念的能力时 , 这种能力其实来源于孩子的内心 , 是他的创造力 , 父母一定要照顾好而不是训斥 。
孙瑞雪特别强调 ,
教育的整个目的 , 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 。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父母不想在流水线上制造“产品” 。相反 , 他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 , 引导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
【5】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第三 , 重复练习是孩子的智力体操 。蒙特梭利说 , 如果反复进行练习 , 就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 。
记得儿子四岁左右的时候 , 特别喜欢听卡蜜拉的故事 , 尤其是《我想看海》这本书 。他实在听腻了 , 就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给他读 。
经历过的妈妈都会明白 , 读完一本卡蜜拉 , 基本上是口干舌燥 , 但是当我儿子要求再读一遍的时候 , 真的是没有希望了 。
我曾经通过读其他书 , 甚至交换一集漫画来诱惑他 , 但我无法让他改变主意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几百遍了 , 我想看看大海 。
当时我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喜欢反复听一个故事 , 直到看到书上说“是不断从故事中吸收逻辑 , 然后是情境 , 最后是准确的概念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蒙台梭利说:
“必须引导孩子从感觉到概念 , 从具体到抽象 , 到概念之间的联系 。”
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玩同一个玩具 , 按同样的顺序做事 , 等等 。 , 都是这样的 。首先 , 在不断触摸和感知事物后 , 他们对事物进行组织、分类和总结 , 最终产生一个概念 。
孙瑞雪还建议 , 家长在给孩子建立概念的过程中 , 要准备不同的东西 , 比如 , 当孩子对形状感兴趣时 , 准备两三种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东西 。
当孩子反复要求做某件事时 , 家长千万不要随意甚至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行为 , 这会阻断孩子认识世界的途径 。
相反 , 父母要有充分的耐心 , 陪孩子一起做 , 听孩子的指令 , 配合孩子的行为 , 让孩子从重复的动作中获得足够的经验 。
当孩子能够反复学习新概念时 , 内心世界会更加充实 , 进而外化为一种满足的表达 。父母的肯定肯定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
【6】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 ,
儿童始于一无所知 , 并独自向前发展 , 这就是“儿童的理性” 。
孙瑞雪解释说 ,
这种“理性”是指在精神胚胎指导下的一种自发的内在程序和秩序 , 孩子的整个生命发展都是由他自己进行的 。
父母是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 , 也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父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 , 这样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到越位和缺席 。
可以说 , 《爱与自由》中的很多教育理念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方式 , 值得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学习和实践 。
推荐阅读
- 铃木爱理 嗣永桃子快播
- 记忆方式 右脑记忆论坛
- 高以翔最近几年老了 高以翔恋情
- 全国学习竞争最激烈的是哪个省?哪个省的人最爱学习?
- 关于母爱的古诗20首 关于母爱的现代诗
- 早恋的坏处30条 早恋的利与弊
- 爱上梦里的人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爱做梦
- 黑斑怎么样可以去掉
- 真心相爱,女方小康和自己不爱女方,女方富裕,选哪个结婚幸福指数更高?
- 下巴为什么总是反复长痘 为什么下巴爱长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