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别称成语 中国的别称

中国的别称成语?中国的别称有”神州“、“九州”、”华夏“、“中原” 。另外还有“诸华”、“中土”、“震旦”、“函夏”、“禹城”、“禹迹”、“禹甸”、“九牧”等 。
1、华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 。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原住民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
2、中华
中者即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 。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 (古代“中国”与“中原”同义) 。后随着历史演化与融合因此凡属于中华文化范畴的皆属中国 。
华者初源于华胥氏 (位于华山之西今西安市 蓝田华胥镇) 。《列子·黄帝》有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伏羲、女娲生子少典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故而华胥正是炎黄之祖也 。
3、诸华
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 。
中国别名及天朝来历?“天朝”一词来源于古代中华文化圈国家对中国正统皇朝的称谓 。具体来说大约来源于是隋唐时期中国附庸国对隋唐王朝的称呼一说源自“天可汗” 。
中国的其他别名有:
华(周人自称为华族)
夏(《书·舜典》“蛮夷猾夏 。”孔 传:“夏, 华夏 。”)
中华(《三国志·魏书》"下魏晋赵秦二燕地据中华 。"最初中华但指黄河中下游而言其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者皆称"中华" 。)
中夏(《后汉书·班固传》"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
华夏(曹植《七奇》"威慑万乘华夏称雄" 。)
【中国的别称成语 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或谓“赤县”、“神州”)(邹衍"大九州"学说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
中州(《汉书·司马相如传》"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 。" 颜师古注:"中州中国也 。")
中原(《晋书·石勒传》"脱遇光武(即刘秀)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
九州(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
禹域(古代传说禹平水土划分九州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因称中国为禹域 。)
禹甸(《诗·小雅》"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朱熹注:"甸治也 。")
禹迹(《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禹迹义同禹甸 。谓大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
海内(《孟子·梁惠王下》“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 。”焦循正义:“古者内有九洲外有四海……此海内即指四海之内 。” )
九牧(《荀子·解蔽》“ 文王监於殷纣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吕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 殷王 而受九牧也 。” 杨倞注:“九牧九州也 。”)
诸夏(《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
区夏(《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 。”孔 传:“始为政於我区域诸夏 。”)
方夏(《书·武成》“诞膺天命以抚方夏 。”)
函夏(《汉书·扬雄传上》“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函夏函诸夏也 。”)
诸华(晋代杜预为《春秋左传》作的注释上说:“诸华中国也 。”)
八州(《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我国自古有九州之称自京畿而言则为八州 。)
九囿、九有、九域(上古指组成陆地的九个大区域后指中国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囗部》“九囿即《毛诗》之九有《韩诗》之九域也 。”)
九土(《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 。”韦昭注:“九土九州之土也 。”)
中国雅称一览表?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中州九牧九域中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