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未来,或许已经在413光年外上演


地球的未来,或许已经在413光年外上演


文章图片


地球的未来,或许已经在413光年外上演


文章图片


地球的未来,或许已经在413光年外上演


我们身处在一个群星闪耀的宇宙之中 , 通过对大量恒星的观测再加上相关理论的推演 , 科学家给地球预测出了一个黯淡的未来:在大约50亿年后 , 太阳会演化成一颗体积庞大的红巨星 , 其直径将会暴涨200多倍 , 而届时的地球则很可能会被这颗红巨星吞噬 。
【地球的未来,或许已经在413光年外上演】
为什么太阳会演化成“红巨星”?可能有人会纳闷 , 太阳一直在“燃烧” , 按理来讲它应该越来越小才对 , 那为什么在50亿年后 , 太阳还会膨胀得如此厉害呢?其实这是可以解释的 。
我们一般都会将太阳想象成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球 ,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 实际上 , 太阳的能量来自核聚变反应 , 而只有在位于太阳核心的区域中 , 才具备核聚变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高温高压) , 也就是说 , 太阳并不是整体上都在“燃烧” , 而只是它核心区域才发生核聚变 , 为方便讨论 , 我们不妨将其称为“核心反应区” 。

“核心反应区”释放的能量除了能让太阳发光发热之外 , 还会产生一种向外的“辐射压” , 这可以抵挡太阳因为自身重力而产生的坍缩 , 进而让太阳能够维持一个稳定的体积 , 除此之外 , “辐射压”还阻止了太阳外层的物质进入“核心反应区” , 这就导致了太阳只会消耗其“核心反应区”之中的“燃料” 。
在大约50亿年后 , 太阳的“核心反应区”之中的“燃料”将会消耗殆尽 , 太阳内部就失去了可以抵挡重力的力量 , 于是太阳就会出现坍缩 , 进而造成其内部的温度和压强迅速升高 。
在这种情况下 , 位于“核心反应区”外侧的区域就会大范围地具备核聚变反应所需要的条件 , 其中的那些原本没有参与的核聚变的物质就会被“点燃” , 这个过程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 进而使太阳的体积迅速增大 , 最终演化成一颗红巨星 。
地球的未来 , 或许已经在413光年外上演在一颗恒星经历过“红巨星”阶段之后 , 其外层的物质将会形成一片巨大的行星状星云 , 而其残留的核心则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天体——白矮星 , 这种天体内部不存在核聚变反应 , 仅凭“电子简并压”来抵挡重力的压缩 , 因此它们的密度非常高 , 一般都可以达到10吨/立方厘米 。

由于白矮星可以凭借残存的热量来发光 , 因此它们是可以直接观测到的 , 在过去的日子里 ,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不少的白矮星 , 在它们之中 , 有一颗编号为“SDSS J1228 + 1040”的白矮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
这颗白矮星在天空中位于室女座 , 距离地球大约413光年 , 人们最初关注它的原因 , 是因为它拥有一个奇特的环状结构 ,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 天文学家通过一种被称为“多普勒层析成像”技术发现 , 在这个环状结构之内 , 还运行着一个小天体 。
随后这个小天体被命名为“SDSS J1228 + 1040b” , 观测数据表明 , 它的直径为600-720公里 , 密度为7.7-39克/立方厘米 , 与“SDSS J1228 + 1040”的平均距离约为50万公里 。

天文学家认为 , 由于“SDSS J1228 + 1040b”的密度与岩石行星的核心相当(比如说我们地球的地核 , 其密度就是9.9-12.2克/立方厘米 ) , 因此它很可能就是一颗岩石行星残留的行星核 。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 那我们就可以做一个合理的推测 , 即:“SDSS J1228 + 1040b”曾经是一颗与地球类似的岩石行星 , 不过在过去的某一个时间段里 , 它的主恒星演化成了“红巨星” 。
在此过程中 , 这颗行星被“红巨星”吞噬 , 由于“红巨星”的外层物质非常稀薄 , 因此这颗行星并没有与“红巨星”融为一体 , 尽管如此 , 它的外层物质也会被炽热的高温剥离 , 只有一部分行星核得以幸存下来 , 并最终演化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

所以我们不难想象 , 地球的未来 , 或许已经在413光年外上演 , 在50亿年之后 , 地球的遭遇也与“SDSS J1228 + 1040b”类似 。 当然了 , 这只是自然演化的结果 , 并没有考虑人类的干预 , 希望在遥远的未来 , 人类的能力可以改变地球的命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