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欲望,也就看清了自己


看清欲望,也就看清了自己


文章图片


看清欲望,也就看清了自己


文章图片


看清欲望,也就看清了自己


文章图片


看清欲望,也就看清了自己


文章图片


看到一张戳心的图 , 一张货车车厢上写着: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长大吗?你怎么不笑了?
曾经盼着长大 , 以为长大之后会有独立的能力 , 做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在一起 , 过理想中的生活 。
然而长大却发现 , 喜欢自己当下生活的人少之又少 。
大多数人过的是日复一日、两点一线的日子 , 通勤、打卡、工作……
枯燥乏味 , 没有乐趣 。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离想要的生活有多远?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迷茫 , 那么十点君推荐你一本书——《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
书中的约翰开车来到一家“为什么咖啡馆” , 菜单的背后有三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你害怕死亡吗?你满足吗?
曾经来到过咖啡馆的人 , 留下了自己的故事和答案 。

约翰·史崔勒基|天津人民出版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理想生活的画卷 , 也许是环游世界的潇洒 , 也许采菊东篱下的淡然 。
你离理想生活有多远?为什么明明大家都有想做的事 , 但不会立刻去做 , 而要把那么多时间花在准备工作上?
约翰在“为什么咖啡馆”遇到了安妮 。
安妮拥有世界顶尖商学院的高等学位 , 多年来都是广告圈里颇有名气的高管 。
“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多时间准备我们想做的事 , 而不是直接去做 , 这个问题的一部分答案 , 就在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当中 。 ”
安妮说 , “广告商早就明白 , 如果你的信息直接针对人们内心的恐惧和欲望 , 你就能刺激他们去行动 。 只要你找对了恐惧点或者欲望点 , 就能促成他们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 。 ”
所有广告都有同一个潜台词:只有当你拥有这件产品或者服务时 , 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好 。

大多数时候 , 广告不会直接表达这层意思 , 但只要略加思考 , 就会发现这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相信 , 只要你拥有它 , 你的人生就能圆满 。
开某一个品牌的车代表着成功、吃某一种冰淇凌代表宠爱自己、拥有这颗钻石代表你获得了爱情……
反过来 , 如果没能拥有这些产品 , 你的人生就不圆满 。
当我们每天都暴露在大量的营销信息中时 , 我们可能会把自己的幸福和满足寄托在某样产品或服务上 。
购买商品、获得满足 , 都需要钱 , 为了挣钱 , 我们就得找一份工作 , 这份工作可能不符合我们的理想 , 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也许不符合我们理想的时间安排 , 但有了这份工作 , 我才买得起我想要的东西 。
我们告诉自己 , 这种情况是暂时的 。 用不了多长时间 , 等安顿好了现实生活、存够了钱 , 就能开始做想做的事情、过想过的生活 。
同时 , 因为我们每天做的不是自己喜欢、享受的事 , 内心会有更多的不满足 , 为了弥补因此产生的空虚 , 我们会买更多东西来补偿自己 。
最后 , 我们会陷入一种财务困境 , 必须不断去做事、挣钱 , 创造满足感 , 也就腾不出时间来做自己真正想要的事 。

安妮自己的生活也曾是如此 , 她每天都工作很长时间 , 没多少闲暇时光 。
作为补偿 , 她会用物质来奖励自己 。
“周末也在工作 , 太辛苦了 , 应该奖励自己一套新衣服、最新的电子产品 , 或者某件新款时尚家具 。 ”
安妮原本的人生规划是 , 工作到六十岁 , 等到退休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 身边很多人也都是如此 , 这看似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 。
直到一次 , 朋友们来家里做客 , 都说很喜欢安妮家的风格 , 可是安妮发现 , 自己根本没时间享受这个环境、享用那些奖励自己的那些东西 。



她走出家门 , 遇到了一位熟人 。
这位熟人总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 安妮跟他聊了三个小时的人生 。
熟人为安妮讲了营销信息是如何阻碍我们做想做之事的循环 , 他说:“转变心态的重点在于 , 你要清楚 , 某样东西是否能让你的生活更圆满 , 由你自己说了算 , 和别人告诉你它圆不圆满无关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