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岁不寒无以知松柏这句话出自哪里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这句话出自哪里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岁不寒无以知松柏这句话出自哪里

文章插图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出自《荀子·大略》 , 意思是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 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不经过艰难的考验 , 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
荀子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 时人尊称“荀卿” 。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 , 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 , 提倡性恶论 , 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
《荀子·大略》出自荀子的弟子之手 , 内容庞杂 , 涉及面很广 , 其中以论述礼的内容较多 。内容是在其它各篇中读不到的 , 如讲述君子如何教育子女等等 , 这对于全面了解荀子思想是有帮助的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 。解释: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不经过艰难的考验,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
一、解释
“岁寒无以知松柏 ,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 通过第一句对松柏的描述 , 为下一句说君子做铺垫 。通过这句话 , 想要表达的是 , 只有经历一些实际的事 , 我们才能辨认一个人品质的好坏 。而不应该只是听别人的评价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
比如现实中有些人 , 平时看上去很好 , 可是真正到了危难的时候 , 可能这个人的品格就显露出来了 。只有经历事情 , 才能考验这个人的品格怎么样 , 而不能偏听偏信 。
二、词语解释
“岁寒”指的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 一般是深冬时节 。“岁寒无以知松柏 ,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 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 乱世中坚贞不屈的节操 。
这句话的作者荀子倡导的是儒家思想 , 主张人性有恶 。他强调后天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 其实无论怎样 , 做人要经得起考验 , 环境好的时候 , 可能谁看上去都不错 。但是到了危难的时候 , 也不能大难临头各自飞 , 或者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 , 这句话也是在劝导人们保持自己的品格 , 做一个君子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于哪一个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于哪里 。
2、岁不寒无以知柏松出自哪里 。
3、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于哪一个 。
4、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于谁 。
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 , 原句为“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 意思是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 无法知道松柏是第三凋谢的 。
2.不经过艰难的考验 , 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
3.《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 。
4.《荀子》全书一共32篇 , 其观点和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 。
5.在前27篇中 , 也有几篇 , 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于哪一个“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 。原句是“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 意思是:如果不经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 就不会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谢的;如果不经过艰难的考验 , 就不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的作者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的作者是荀况 。荀况即荀子 , 世人尊称荀子为“荀卿” 。荀子是赵国人 , 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 还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 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 。
荀子重新整理了儒家典籍 , 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 , 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 , 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 并提出性恶论 , 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在政治上 , 荀况提出了“水则载舟 , 水则覆舟”的思想 , 强调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基础作用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里【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岁不寒无以知松柏这句话出自哪里】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荀子·大略》 。解释: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 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不经过艰难的考验 , 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
《荀子·大略》
《荀子·大略》说 , “君子隘穷而不失 , 劳倦而不苟 , 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 。”松树的身上 , 体现了君子威武不屈、临难不移、穷且益坚的道德品质 , 代表着艰难困苦之境中的坚贞与不屈 。
松柏释义
【松柏】 。松树和柏树 。两树皆长青不凋 , 为志操坚贞的象征 。
《礼记·礼器》:“其在人也 , 如竹箭之有筠也 , 如松柏之有心也 。”
《荀子·大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 , 望秋而落;松栢之质 , 凌霜犹茂 。”
清方文《送万茂先应征北上》诗:“同心指松柏 , 高言洽芝兰 。”参见“松柏后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