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谁提出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谁提出的

文章插图
亚圣孟夫子的言论充满了智慧和哲理 。有些话就是拿来放到今天,也是极闪光的 。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种“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别说是在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就是放到见面必称“民主和谐”的当世,也是很了不起的思想 。他还说过:“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由此可见,孟夫子是很懂得民心向背对治国者是何等重要的道理的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一“民贵君轻”的言论,在两千年后,却惹得由真正的农民(当过和尚和叫花子)当上皇帝的朱元璋动怒了 。朱皇帝很不满孟夫子不把皇帝当一回事的言论,他耿耿于怀,大发雷霆,甚至下令全国把孟夫子像搬出孔夫子庙,把《孟子》这本书查禁取缔 。但,《孟子》是经典,读书人不读又不行,于是,这个明太祖朱元璋就让人另编了一本《孟子节文》,把原《孟子》中对皇帝不敬的语言统统删掉,以供读书人学经使用 。当然,这种删节本在朱元璋死后不久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讽刺朱皇帝的笑料,随后亦在民间绝迹 。据说,如今只有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还有收藏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谁提出的】下面录一节《孟子》中精彩对话,供赏析: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 。”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 。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这段对话,用今天的语言翻译是这样的:齐宣王问孟子道:“听说周文王豢养禽兽,种植林木的园子,方圆有七十里之大,是有这回事吧?”孟子答道:“古书上是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说:“像这样的园子不是太大了吗?”孟子说:“老百姓还认为它小了呢 。”齐宣王问:“我的园子方圆才四十里,老百姓还认为太大了,这是为什么?”孟子说:“周文王的园子虽然方圆七十里,但砍柴割草、猎禽逮兔的百姓都可以自由出入,是与百姓共同使用的,百姓自然就会以为太小了,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我刚到齐国边境,就要先打听清楚齐国有什么重大禁令,方敢进入齐国 。我听说国都近郊有大王一个方圆四十里的园子,谁要是射杀了那里的麋鹿就等于犯了杀人罪 。这不是在国土上弄了个方圆四十里的大陷阱,来祸害百姓吗?百姓认为它太大了,难道不应该吗?”
这番对话,如果齐宣王以为然,他就会向周文王学习,将园子与民同享 。如果不以为然,那他仍然会轻民之利,使园子继续成为坑民之陷阱 。
看起来,我们今天称之为“特权”的行为,是有着很久远的历史的 。上至君王,下至里正,都有可能给自己搞一块自留地,弄一个那怕他不足四十里见方或四里见方的园子 。权力这东西像酒,好喝,上瘾,很能让那些当公仆的人,晕晕乎乎产生出一种做官当老爷的快感;像齐宣王那样,圈一个若干见方的园子独自享用,以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殊待遇 。其实,这些把自己和老百姓区分开来的人,恰恰把自己放到了老百姓的对立面上;就很有可能像孟夫子所说的:“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亦视君如寇仇 。”把本应有的鱼水关系搞成了不应有的水火关系,老百姓自然也就不买你的账了 。
如果治理国家的人,管理一方的人;能够像周文王一样,贯彻“与民同之”的方针,“天下和谐”也许真能到来 。正如孟夫子所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简单地说,就是执政者如能像周文王那样:忧以民忧,乐以民乐,天下必然归心 。这也是亚圣孟夫子反复倡导的“与民同之”的思想理念 。
(全文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