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不耕家中田的下一句,士农工商福无边是什么意思

士农工商福无边是什么意思【好男不耕家中田的下一句,士农工商福无边是什么意思】

好男不耕家中田的下一句,士农工商福无边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士农工商福无边的意思是:“读书的人、种田的人、做工的人和经商的人们,他们的福禄无边无际” 。士农工商出自《管子·小匡》,而且士农工商不是指地位高低,而是治理一个国家的四个方面,又指轻重缓急 。
管子是姬姓,管氏,名夷吾,颍上人 。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
好男不耕家中田的下一句第2章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
士:“士”字是象形字 。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 。“士”字构型与“王”字构形相类似 。“士”的金文字形看起来像是一把斧钺 。也有人认为“士”像一顶官帽 。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甲骨卜辞中牡字所从“丄”,就是“士”字 。郭沫若也有同样的看法,并认为“士”像男性生殖器官 。所以“士”指成年男子 。商周考古学家林沄先生认为甲骨金文中“士”与“王”两字同形,像横放的斧钺之形 。
“士”的称谓经历过许多的变化 。据古籍记载,早在“五帝”时代,“士”是治狱的刑官 。《尚书》中说“皋陶,汝作士,五刑有服 。”说的也就是刑官之义 。这也是“士”的本义 。在本义中包含了理刑狱的司法官 。故用像斧钺的字符来记录 。
典籍中的“士”也指对未婚青年男子的称谓 。《字汇·士部》说“士,未娶亦曰士 。”这里的士说的便是此义 。后也引申指古代贵族的最低一级 。
许慎的《说文解字·士部》:“士,事也 。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 。孔子曰:推一合十为士 。”意思是士是会办事的人,能力强的人 。数目从一开始,到十结束 。由一、十会意 。孔子说:“能够从众多的事物中推演归纳出一个简要道理来的人就是士 。”
从古文字字形来看,“士”并非从一、从十,因为甲骨金文中“十”作“丨”形 。甲骨文中没有出现单独的“士”字,两周金文“士”字与现在楷书的写法一致 。对“士”字的本义解释其说不一 。
????也有人认为,“士”字型就像秧苗插在田里,“士”就是种田的人,后变成古代男子的通称 。士女,指成年男女;也指美人图,这个意义也写作“仕女” 。由男子义又引申出对男子的美称义,即指道德高尚、知识渊博和能力超群的男人 。如现代汉语中有复合词力士、勇士、志士、国士 。力士指力量超群的人,勇士指勇气、力量超群的人,志士指志向远大超群的人,国士指一国之中超群的人 。自古及今,可以说学而优则仕 。
????“士”又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社会阶层,属于最低级的贵族 。在商周时期,天子之下分为三等,即诸侯、卿大夫、士 。诸侯从天子那里接受封国,卿大夫从诸侯那里接受采邑,士从卿大夫那里接受俸禄 。文献里常把“士大夫”连称,原本指的就是居官有爵禄的人 。春秋之前的士多为武士,春秋以后的士多为文士,逐渐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知识分子的通称 。
士林,泛指有文士身份的人 。“士”又是古代四民之一 。古代称士、农、工、商为四民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 。”古代军制中,兵卒称士 。后多指车上的兵卒,以区别步卒 。《司马法》:“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
“士”又是现代军衔的一级,在尉之下,分上士、中士、下士 。今有成语“士饱马胜”,意思是军中粮饷充足,士兵气势旺盛 。“士”也指学位,如学士,博士 。“士”也指具有某种技能的人,如护士等 。
怀:从心从褱,形声字,金文本作“褱”,后加义符“心” 。怀的原意就是怀念,思念 。后延伸为怀抱,胸部 。如《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也指胸怀,如“虚怀若谷 。”也指心意,情意 。如“正中下怀 。”也有心里有,怀藏等意,如《战国策》:“怀怒未发” 。
“怀”也有安抚的意思,如“怀敌附远 。”也有依恋的意思 。如“怀服”,“怀化”等,《国语-晋语》:“戎狄怀之” 。
怀也是一个中华姓氏,如:怀素(公元737—799,唐代名僧,字藏真 。善草书,以狂草出名,继承张旭笔法,世称颠狂素) 。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一个‘士’人如果依恋安逸舒适的生活,不去为理想而努力奋斗,是不配称为‘士’的 。”
孔子的思想是积极的,入世的现实主义的思想,他认为,每个人都要修为自己,成为有志向,有理想的“士”,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为一个“士”,要有社会担当和责任感,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好逸恶劳,没有理想的人是有愧于“士”的称呼的 。《左传》有云:“怀而安,实败名 。”意为怀居者,感觉很安逸,其实名声被自己败坏了 。
《论语》中之“士”,多与君子并称 。通过弟子问、老师答的方式,记载了“士”多种品质:如子贡曾经问孔子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为“士”,孔子回答“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子路亦常问此,孔子回答“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既能在一起切磋,又可以相处和悦 。士有很好的道德修养,所谓“君子怀德”,且有一定的志向 。
《礼记·内则》记载,国君世子生,“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象征男儿志在四方 。若留恋当下安逸的现状,而忘却自己本来的目标,则“偷安而无意人世”,渐渐废弃“进德修业” 。或贪恋非义之利而不觉,与“小人怀土”“怀惠”无别 。
《管子》有云:“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意思就是说“士农工商”这四类人,是国家的柱石,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排在第一的“士”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 。他们有更高远的志向,为国家,为人民谋福祉 。
望夫成龙的齐姜
春秋时期的齐国是个盛产美女的地方,而且个个都极具魅力,影响着历史进程,比如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的庄姜 。她是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 。《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由于庄姜无子,晚年比较凄凉 。
除了庄姜还有夷姜,宣姜(有两个),文姜,哀姜(有两个),叔姜,棠姜,孟姜,齐姜(有两个) 。
晋武公娶了个齐国公主叫齐姜为妾,这个齐姜长得非常漂亮,而且生性风流,她竟然和自己的非亲生儿子偷情,这个儿子后来成了晋献公 。
晋武公去世后,晋献公就公开娶了齐姜 。巧的是,重耳后来也娶了个齐国公主,也叫齐姜 。
这个齐姜却是一个非常贤惠,有胆识的女人,如果没有她,晋国公子重耳可能坐不上国君的位置,历史上也就没有晋文公称霸的事件 。烈女传中称赞她:“公正果断,言行不怠,劝勉晋文,返回无疑 。公子不听,强与谋议,醉而载之,卒成霸基 。”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北方游牧民族狄国国君狐突的女儿狐姬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另四个是夏朝的昆吾氏,商朝的大彭氏和豕韦氏,齐国的齐桓公)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
晋献公曾攻打西边的犬戎部落,俘虏了部落首领的一个女儿叫骊姬,并把她当成了妾,生了个儿子叫奚齐,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于是使用离间计让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去外地居住 。年老昏聩的晋献公竟然被骊姬蛊惑成功,一一照办 。然后骊姬又设计陷害他们,太子申生自杀,夷吾和重耳继续走上了逃亡之路 。这段历史被称为“骊姬之乱” 。
这年已经43岁的重耳带着一群亲信好友: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狐毛、介子推等人走上了长达19年的逃亡之路,他们逃亡的第一站就是母亲的祖国狄国,狄国国君是他的舅舅 。为了让重耳长期生活在狄国,他的舅舅还把俘虏来的两个美女送给了重耳,其中一个又送给了赵衰 。
重耳在狄国的日子过得非常安逸,白天逐狐射鸟,晚上有年轻貌美的美女相伴,不久,他的两个儿子相继出生,他以为他们就这样在狄国终老了 。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晋国内乱后,重耳的弟弟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继承了君位,由于他害怕重耳会回来争夺国君之位,所以派人来杀他 。重耳得到情报后,准备继续逃亡,但看到年轻貌美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儿子后,犹豫了 。随从们提醒他:我们之所以流亡,是为了国家大事,不是为了娶妻生子 。重耳含泪告别了妻子,离开了这个生活了13年的狄国 。
接下来该去哪里呢?赵衰认为,齐桓公喜好善行,体恤诸侯 。现在听说管仲、隰(xi第一声)朋去世,齐桓公也想寻找贤能的人辅佐,我们为何不前往呢?"于是,重耳又踏上了去齐国的路途 。
重耳一行先是来到了卫国,卫文公看他落魄没有好好的招待他们,他们就离开了卫国 。一路走到了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时重耳饿得实在没有办法,就向沿途的村民讨要点吃的,村民看到他那落魄的样子,就给了他一块土让他吃 。重耳大怒,赵衰安慰他说:“土,象征土地,他们是表示对您臣服,你应该行礼接受它 。”重耳拜谢村民并把土块装在车上去往齐国了 。
齐桓公是个非常大气的人,他不但好酒好菜款待重耳一行,还把公主齐姜嫁给了他,还陪嫁了很多金银珠宝,马匹车辆,重耳又过上了安逸舒适的生活,齐姜温柔漂亮,55岁的重耳早已厌倦了流亡生活,他准备终老在齐国 。
不过,重耳的随从可都是有宏大志向的人,他们把荣华富贵寄托在了重耳身上,眼看着重耳在齐国住了五年,根本就没有要走的意思,他们开始策划如何让重耳回国 。他们的讨论被齐姜的一个侍女听到了,齐姜唯恐这个侍女泄露秘密,所以杀了侍女,崔促重耳快点离开齐国 。
可是重耳铁了心不走,齐姜劝他说:“男人怎么可以只图安逸?男人要有远大理想,要为天下人谋福祉 。”不久,其妻再次劝告:“行也,怀与安,实败名”,齐姜是个有胸襟,深明大义的女人,她何尝不想自己的男人天天陪伴身边?她何尝不想有个安稳幸福的家庭?但是为了男人的事业,她宁肯牺牲自己 。
无奈之下,齐姜和随从们商量,把重耳灌醉,然后把他背到事先准备好的车上,强行把他带有 。随从们非常感激齐姜的所作所为,挥手和她告别,就这样,重耳还没有和齐姜约定归期,便在睡梦中踏上了继续流亡之路 。
重耳到了曹国,曹共公无礼,竟然想偷看重耳的骈胁(腋下手臂和肋骨之间有肉相连,像鸟的翅膀) 。
重耳离开曹国来到宋国,宋襄公想称霸,他的“仁义之师”在泓水之战中刚刚被成得臣(字子玉,楚国名将,斗子文弟弟)领导的楚军打败,并负了伤,听说重耳贤明,就按国礼接待了他 。宋国司马公孙固与狐偃关系很好,就对重耳他们说:”宋国是小国,又刚吃败仗,不足以帮你们回国,你们还是到大国去吧 。”重耳一行人于是离开了宋国 。
重耳路过郑国,郑文公不按礼接待他们,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此间,重耳承诺假如有一天,晋楚之间不得已而交战,晋国将“退避三舍”而表示对楚国国君的感激 。
楚国大将子玉听后生气地对楚成王说:”君王您对晋公子太好了,今天重耳出言不逊,请杀了他 。“楚成王说:”晋公子品行高尚,在外遇难很久了,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排的,我怎么可以杀了他呢?况且他的话又有什么可以反驳的呢?”子玉认为,晋国很可能会成为楚国争霸的最大障碍,事实上,子玉的预言是准确的 。
重耳在楚国住了几个月后,在秦国为质的晋国太子圉得知晋惠公(夷吾)病重,太子圉急着要回去继位,所以从秦国不辞而别 。秦国特别生气,听说重耳住在楚国,就要把重耳邀请到秦国 。楚成王说:“楚国距离晋国太远了,要经过好几个国家才能到达 。秦国与晋国交界,秦国国君很贤明,您好好去吧!”成王赠送很多礼物给重耳 。
秦穆公决定拥立重耳为晋国国君,并把太子圉的妻子改嫁给重耳,重耳觉得不妥,毕竟是侄媳妇,最终在随从们的劝说下,还是答应了这门婚事,重耳成了秦穆公的女婿 。重耳的行为让秦穆公很高兴,于是立即出兵帮重耳回国,在晋国大夫栾枝、郤(xi第四声)谷等内应的帮助下,诛杀了太子圉,62岁的重耳终于登上了国君之位 。
晋文公继位以后就在晋国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勤于修政,励精图治,任用贤臣能者,使得晋国在短短三年内便踏上了迅速发展之路 。他认为晋惠公和晋怀公时代的某些政策得当,也会保留下来,有君主的容人之量,可贵 。在位期间,晋文公有很高的政绩,受到了后世之人的高度评价 。可是,晋文公只在位了九年时间,于公元前628年便因病去世了 。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刘琨的《重赠卢谌》:“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意思就是重耳善于用人,小白敢于用人,他们才能成为春秋霸主 。
孟子:“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意思就是,孔子及其弟子们没有提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孔门不提倡霸道,主张行王道,我们还是聊聊王道吧 。
有学者认为,晋文公的主要功绩是城濮之役遏住了楚国,使他们不得向北发展 。其子晋襄公的主要功绩是崤之役遏住了秦国,使他们不得向东发展 。有了他们父子,春秋时的中原诸国才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才渐渐孕育了后来诸子百家的灿烂文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