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在气体 (如空气) 中含有病毒的液态或固态微粒称为病毒气溶胶 。近几年, 新发呼吸道病毒传染病, 如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成为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 。大部分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都是在人体之间进行的, 接触被感染的患者或者吸入被患者污染的气溶胶液滴都会被传染 。
- 当患者呼吸、咳嗽和打喷嚏时, 飞沫 (气溶胶液滴) 从人的口、鼻中释放出来, 对于大部分足够大的飞沫, 可以沉降到地面上, 而小的飞沫液滴迅速被干燥, 并收缩形成飞沫核, 飞沫核的主要成分为生物颗粒物, 其直径很小, 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很长时间 。
- 生物颗粒物对人的危害极大, 因为它可以被吸入肺的深部 。当飞沫中有足够剂量的传染性微生物时, 就可以感染人群 。
- 与SARS相比, 流感的传染性要强得多 。SARS的传染性集中在症状严重期, 因而在医院容易感染而不易在社区中传播 。
- 对于SARS的传播途径, 根据资料显示, 健康人接触到病原体感染者的分泌物、体液等后极易被其传染 。所谓的接触包括用碰过SARS患者的体液的手去揉鼻子、揉眼睛、吃东西等, 在这些情况下受感染的概率都会大大增加 。在SARS疫情暴发期间的多宗案例也已证实, 大部分的患者都是照顾SARS患者的医护人员、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亲友和医院的其他患者 。
- 2009年, 我国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措施到位并且对广大市民实施免费接种, 使甲型H1N1流感没有发生大范围传播 。
- 但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 使致病性增强, 导致现有的疫苗失去保护作用, 流感大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 。
- 流感患者呼吸、说话、咳嗽和打喷嚏时产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气溶胶飞沫 。
- 患者的各种动作产生的病毒气溶胶飞沫的粒径、浓度、初速度是病毒气溶胶飞沫在室内环境中传播扩散机制研究的前提 。
- 通常咳嗽产生最大的飞沫浓度、鼻呼吸产生最小的飞沫浓度 。结果表明呼吸每秒钟产生约50个1 μm的气溶胶飞沫核 。
- 测量发现, 通过呼吸、咳嗽、说话产生的大多数气溶胶飞沫的粒径小于2 μm, 用嘴呼吸会产生大量小于1 μm的气溶胶飞沫 。
- 2004年Fennelly等首次测试了肺结核患者咳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飞沫粒径, 咳嗽产生的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性气溶胶飞沫粒径范围为1.1~3.3 μm 。这是文献报道的唯一感染性气溶胶飞沫粒径的研究报道, 而关于感染性病毒气溶胶飞沫的粒径的研究未见报道 。
- 人正常呼吸时产生的空气流动速度比较小, 速度在0.2~0.3 m/s之间 。咳嗽和打喷嚏时产生的空气流动远比呼吸时强, 研究人员用粒子图像速度场仪对人体咳嗽产生的气流进行拍照, 研究结果表明咳嗽产生的气流速度范围在1.5~28.8 m/s之间 。打喷嚏产生的平均气流速度为25~40 m/s, 也有报道打喷嚏产生的气流速度可以高达100 m/s 。
参考文献
【为什么流感会传播?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1]杜茜,温占波,李劲松.病毒气溶胶飞沫在室内环境中传播扩散机制的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2011,35(08):631-633+638.
推荐阅读
- 机甲旋风为什么停服,洛克王国联动机甲旋风
- 属鼠男生变心有啥征兆 不会被恋人轻易发现
- 冬奥会的由来
- 吃虾会胖吗 虾的营养价值
- 冬天怎么戴口罩才不会湿:眼镜起雾是什么体验?
- 一杯奶茶的热量 吃奶茶会对身体有害吗?
- 什么是生命之水,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
- 为什么家长不理解孩子 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山东省为什么称为齐鲁大地
- 为什么我的手机用流量上网就很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