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派的鼻祖

山水诗派的鼻祖

山水诗派的鼻祖

文章插图
【山水诗派的鼻祖】谢灵运 。谢灵运是第一个以山水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 , 表现着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 。
如《晚出西射赏》:连障叠崛鸣 , 青翠杳深沈 。晓霜枫叶丹 , 夕醺岚气阴 。连绵不断的层峦叠峙 , 苍茫浩渺的暮霭沉沉 , 再点缀上通红似火的枫叶 , 组成了一幅秋意盎然色彩浓烈的画面 。谢灵运也在诗中注意到对光线的选择性与色彩的调配度 , 表现出很高的艺术修养 。
谢灵运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山水诗的艺术经验 , 规范了山水诗的基本写作模式 , 奠定了山水诗的写作基础 。他是山水诗的开创者 , 被后人奉为山水诗的不桃之祖 。他的山水诗的艺术创作经验被盛唐山水用园诗派代表诗人王维借鉴并发扬了开来 。
山水诗派的鼻祖是山水诗派的鼻祖是谢灵运 。
谢灵运 , 名公义 , 字灵运 , 小名客儿 , 陈郡阳夏县人 。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 , 山水诗派鼻祖 , 秘书郎谢瑍之子 , 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 。
出身陈郡谢氏 , 生于会稽郡 。晋安帝元兴二年 , 袭封康乐县公 。起家大司马参军 , 历任抚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 。刘宋建立后 , 降封康乐县侯 , 历任散骑常侍 , 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太守 。宋文帝元嘉十年 , 以叛逆罪处绞刑 , 时年四十九岁 。
山水诗派的鼻祖

文章插图
自身成就
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 , 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 , 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 。但谢灵运却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 其现存诗近百首 , 其中38首可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山水诗 。山水诗在晋宋勃然而兴 , 其功首推谢灵运 。
谢灵运山水诗的成就 , 很大一部分有赖雕琢之功 。谢灵运山水诗的雕琢是对自然的一种细致的拟态 , 谢灵运又在拟态的过程中 , 加入自身的主观色彩 , 使山水景物呈现出源自现实的真实而又不同于现实真实的独特面貌 。
以上内容参考:
田园山水诗派的鼻祖是哪个01 谢灵运
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是南朝的谢灵运 , 他是第一个以山水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 , 表现着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 。
山水诗 , 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 , 亦可有其它的辅助内容 , 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 , 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 。由开山鼻祖、南朝的谢灵运开创 , 脱胎于玄言诗 。他是第一个以山水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描绘的山水画面清新自然 , 表现着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美的高度的感悟能力和对山水自然的艺术再现能力 。
其次 , 诗人的部分山水诗中还体现了时代流行的玄言特色 , 但诗人对玄言的运用已超出领悟玄理的功能 , 形成了谢诗独特的风格 。《入彭蠢湖口》诗中有“春晚绿野秀 , 岩高白云屯”二句 , 诗人敏锐地观察到晚春季节阳光明媚 , 空气澄澈透明的特点 , 在这种光线条件下原野才能绿得那么鲜明、浓郁、剔透 , 在这种澄净安详的气氛中 , 白云才能如静止般地依傍在山岩边 。原野的“绿”、云的“白” , 在宁静中的色彩搭配出一股鲜活的韵味 。画景与画音的配合 , 也使诗歌具有了一种声象组合的动感、立体感 ,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享受以及一种独特的理趣感受 。这种玄言理趣的特点在王维的创作中也有着突出的体现 , 而且 , 谢灵运山水诗中的诗画一体的色彩搭配也给王维的创作提供了经验上的借鉴 。
此外 , 诗人还形成了他山水诗作中独特的“谢灵运定式” , 即记游一写景一兴情二恬理四步一线贯穿的模式 , 为后人提供了一种规范的“景一情一理一事”的基本写作规范 。而且 , 谢灵运还擅长以移步换景的结构并结合诗人活泼的心境在诗歌中达到主客观之问的相互转移与自由交融 , 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风致 。甚至 , 诗人还能以类似电影蒙太奇式的叙事手段把各类风景意象并贵、叠加然后产生奇妙的运动效果来描画山水风景 , 显示出一种立体的手感 。
总之 , 谢灵运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山水诗的艺术经验 , 规范了山水诗的基本写作模式 , 奠定了山水诗的写作基础 。他是山水诗的开创者 , 被后人奉为山水诗的不桃之祖 。他的山水诗的艺术创作经验被盛唐山水用园诗派代表诗人王维借鉴并发扬开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