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形成于什么时期
京剧形成于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 , 即1840年至1860年 。京剧的前身是徽班,流动性强 , 通过四大徽班进京不断交流融合 , 形成京剧 。京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
京剧的形成
京剧正式形成于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也就是1840年至1860年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 , 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 。京剧前身是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 。徽班流动性较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
京剧艺术表现形式
【京剧形成于什么时期】京剧的唱腔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极具北京语言特色 。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 , 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丑 。著名旦角梅兰芳常在海外进行京剧表演,极大地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
推荐阅读
- 紫色土壤是怎么形成的
- 老年斑是怎样形成的 是什么原因
- 启东平原是如何形成的
- 旧衣服属于什么垃圾 旧衣服垃圾分类
- 荧光灯属于什么垃圾
- 中国冬残奥会首枚金牌诞生于什么项目
- 凌汛的形成条件
- 京剧月琴可以用两根弦弹吗
- 多元磷酸二氢钾是什么肥 多元磷酸二氢钾属于什么化肥
- 容易近视是缺什么营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