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上大二的孩子寒假回来告诉我 , 她上的那所大学在上个学期,至少有两个以上同学自杀了(须知由于校方对这类消息一向是严加封锁的,因此是不完全统计) 。为什么自杀呢?一个男孩子是因为失恋,高中时候的女朋友 , 弃他而去另攀高枝了,受不了,跳楼了 。一个女孩子是因为和同寝室的另三个女孩子关系相处得不好,遭到了别人的辱骂,可能还有殴打 , 更重要的是被孤立、被疏远、被边缘化了,想不开,服毒了 。
多年来 , 我始终铭记并实践着一个凡人的非名言:一个人的一生中 , 有三件事情,最不能亏待自己:第一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要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营养,更新文化储备和思想观念;第二是旅游旅游再旅游 , 有空就要到异地他乡走一走、看一看,换换环境换换心情,这样会得出不同的人生感觉;第三是锻炼锻炼再锻炼 , 哪怕帮老婆打打酱油,或在办公室做几个俯卧撑 。多年来,我基本上是这样做的,同时也把这句“非名言”告诉我的同事,希望他们也同样这么做 。
因此在春节放假前,做为单位的小头目,我特地为全体同志布置了一篇寒假作业:背一首清代诗人李密庵的《半字歌》 。大年初八上班第一天,开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作业落实情况 。奇得很怪得很,不是年近六旬的人没有背,不是已知天命的人没有背,不是年已不惑的人没有背,也不是三十而立拖儿带女的人没有背 , 而恰恰是那些二十出头未婚未嫁的小青年统统没有去背它 。
上述两件事,诱发了我对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的沉重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果追根寻源,这其实是涉及了一个被公众或社会普遍忽视的问题 。我们过去都知道,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是不够健全的,父母早逝的孤儿心理是比较坚强的 。在多子女贫穷家庭中出身的孩子是普遍富有进取心的 , 从李嘉诚霍英东到邵逸夫,乃至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走西口》中的晋商巨贾们都属此类 。当然,数码时代的美国首富比尔·盖茨除外 。而独生子女,说他们普遍心理不健康显然是夸张,但说他们大多数人心理有异常应为属实 。不妨我们观察一下,许多十八九、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大姑娘 , 看起来绝对是一个大人了,但你若跟他一接触、一共事 , 基本上就会发现他们普遍处于心智上还是小孩、精神上更无成人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独生子女的心理大多是不健康的,不健康又在哪里呢?
首先 , 当今中国无论诚市乡村,无论穷家富户,无不把独生子女当做掌上明珠天上太阳,正可谓抱在怀里怕摔着,含在口中怕化掉;要星星不摘月亮,吃狗肉不买驴肉;爷爷奶奶姥爷姥奶父亲母亲,还有伯叔姑婶等七大姑八大姨,都围着这么一个宝贝蛋儿转 。因此,他们从小就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养尊处优悠哉乐哉 。别说官人富人之家了 , 就是贫人穷人之门,也照样造就了一批农家寒窑里的少爷,乞丐家庭中的千金 。因此,这些人一旦离开家门,离开父亲的巨臂、母亲的裙带,走向社会、直面人生,哪怕仅仅是到了异地他乡,换了个环境、换了个学校 , 就会顿感束手无策、立马茫然无措 。依照我的观察 , 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独立意识、进取之心 , 甚至还幻想、寄望于父母亲友会养育、庇护他一辈子 。
第二是普遍缺乏挫败感 。别人给他个白眼,就能回来生气半天,别人给他一句逆言 , 他就会骂人家半年;如果别人给他一句责骂,或者是一般性的恶语,那简直就活不成了,既不跟人沟通,更难自我消化 , 便以为世界末日到了 , 人生美好完了,要么跳楼,要么上吊,撒寰而去,万事大吉 。
【独生子女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可惜的是,这些事情已经爆发出来的,还能令人叹息几声;已经极端爆发出来的,还能令人惊诧一阵;而大量独生子女则是身处其中却浑然不觉 。如果遇到善意的、负责的上司或朋友,还会给他们清醒与智慧,还能用相应的方式给他们指出来 。否则,他们不知要迷茫沉缅到何时 。
人生莫测多变,生存艰难凶险,在此就无须再赘言了 。我仅仅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 就足以让独生子女们感到沉重 。现在二十多岁的孩子,父母一般都年已半百或年过六旬,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现在又是“食毒”时代,传统的病种无不提前爆发,一些新出现的疾病又日渐增多 。不要说更大的灾难了,如果哪一天独生子女的父亲或母亲,突发个脑溢血生活不能自理之类的症状 , 就足以让这些孩子们感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国家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阶段性人口政策对人类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与国庆也是相符的 。但这绝非长远之计 。因为它潜伏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正像人和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意义一样,一胎制也不能例外 。但是我们这一代或两代人正好赶上了 , 就不能不做出牺牲或付出代价 。既然这已不能改变,那么就应该坦然面对、科学面对,从社会学、医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把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来研究和应对 。作为独生子女 , 更应该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全与心智完美 , 使自己身体成人、精神也成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