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静脉输液存在四大隐忧

滥用静脉输液存在四大隐忧
静脉输液,也叫“打吊针”或者“输水” 。170多年前 , 一位苏格兰医师发现了这种通过静脉血管把药液送入人体的治疗手段,此后它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你可知道:每一次输液都可能存在输液不良反应?针头刺破血管的“安全次数”、“极限次数”是多少?药液进入人体,将把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带入血液中,这会带来哪些危害?
老病号打吊针找不到血管
转眼又是秋天,吴老汉又来到某医院 , 准备打吊针“洗洗血” 。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到医院输液,成了吴老汉的“救命稻草”,他和家人坚信,这样做能降低血液黏稠度、疏通血管,防止血栓堵塞血管 。
【滥用静脉输液存在四大隐忧】一年两次的“保健输液”,让老吴成为该院的“名人” 。护士们都知道,老吴的血管不好找,护士反复摩挲、拍打老吴的手背,只见一道道青色痕迹,却不见血管鼓出来 。针头刺进皮肤,血管总是跑,老吴没说啥,小护士已经急出一脸汗 。
医生说 , 针头反复刺穿血管,加之老吴血管壁硬化导致进针困难,这是老病号的常见现象 。常年住院的老年心血管病人 , 如果某一部位的血管穿刺次数在100次以上,血管内膜可能有血栓形成,使血管闭塞 。“保健输液”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医学证据的支持 , 它的价值只能使血管受损 。
滥用静脉输液已成医疗陋习
相比“保健输液”的误用,感冒发烧、轻微腹泻打吊针,身体虚弱输点葡萄糖补补的做法,更是司空见惯 。有些医生出于创收或迎合病人需求的心理,也乐于选择静脉输液 。
专家认为,滥用静脉输液已成为严重的医疗陋习 。据介绍 , 多数国家的医院输液比例占住院病人的45%左右,我国有些医院的比例高达90% 。也就是说,几乎每一个住院病人必定输液 。有关数字显示 , 我国护士工作时间有75%用于输液治疗 。
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秘书处主任王克安教授表示,我国每年约注射50亿次,是全球最大的注射国,非安全注射行为非常突出 。“注射”包括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两部分 。但有专家指出,其实这50亿次主要是指静脉注射 。
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三种方式都是给药的有效途径 。有报告显示 , 70%用于医疗目的的注射是不必要的,或是可以通过口服途径给药代替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这是上学时,老师传授的给药原则,但是,现在的情况不知怎么就改变了 。
滥用静脉输液存在四大隐忧
1.静脉输液本身存在风险 。在给病人实施静脉输液治疗时,就应该告知输液不良反应的风险,比如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 。
2.静脉穿刺破坏血管 。国内有学者研究后认为 , 静脉输液穿刺的“安全次数”为不超过100次;“临界次数”约500次;“极限次数”约1000次 。换句话说,就是在某一部位的血管上,输液次数低于100次,对再次输液无影响;500次以下,相对安全;超过1000次,会对再输液造成困难,血管完全闭塞 。
3.静脉输液带来的微粒污染无可避免 。微粒指的是药液中肉眼观察不到的小颗粒杂质 。微粒进入人体后 , 不能被机体吸收 , 将伴随人的一生 , 在医学上称为“微粒污染” 。较大的微粒可以直接栓塞血管 , 还可引起静脉炎、肺部肉芽肿、血栓形成 , 甚至危及生命 。药品制备、安瓿割锯、配药、针头穿刺胶塞、空气污染等均可引起微粒污染 。输液总量大、时间长 , 输液过程中的微粒污染将大大增加 。
4.静脉输液带来抗生素滥用 。滥用输液与过度用药密切相关 , 其直接后果就是抗生素滥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