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汤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揣摩有得集》)
药物组成:潞党参、白术各5g,茯苓、炙黄芪、扁豆、当归身、白芍各3g,川芎、炙甘草、陈皮、豆蔻、生姜、大枣各2g 。
【补脾汤的出处来源】功效主治:益气养血,健脾渗湿 。治小儿病久,气血两虚,脾胃气弱所致面色萎黄,头大颈细,精神萎靡,纳呆厌食,睡卧露睛,脘腹膨胀,大便溏泻,溺如米泔,脉细弱无力,或指纹淡 。
方解:方中主药潞党、炙黄芪益气健脾,白术、茯苓、扁豆健脾渗湿;辅以当归、川芎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佐以陈皮理气和中,使补而不滞 。豆蔻收敛止泻,宽中行气 。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健脾渗湿之功效 。
药理研究: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升高外周白细胞,调节胃肠道运动,维持其正常功能,煎剂能增强红细胞生成功能,升高能量代谢,与当归、白芍、川芎伍用,均能抗血小板聚集,体现“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 。抗突变,增强耐寒、耐缺氧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镇静,抗贫血,抗菌,健胃,助消化 。
临床应用:本方为补气养血,健脾渗湿的方剂 。以面色萎黄,头大颈细,精神萎靡,睡卧露睛,发结如穗,或头发稀少,纳呆厌食,脘腹膨胀,大便溏泻,溺如米油,舌质淡,脉细弱无力为据 。若肢冷者,加熟附子、肉桂;肝脾肿大者,加三棱、莪术;烦躁,夜寐不安者,加磁石、夜交藤;鸡胸肋缘外翻者,加鹿角霜、巴戟天、补骨脂 。用于小儿营养不良,小儿贫血,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寄生虫病;成人消化功能不良,营养不佳等属气血两虚,脾胃气弱者 。
现代制剂:汤剂 。
用量用法:水煎,一日一剂,饭前一小时分3次温服 。可适当加蜂蜜调味,便溏者改用白糖 。
本方歌诀:补脾汤芪扁异功,白芍归蔻姜枣芎,脾胃气弱气血虚,健脾渗湿补血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