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古代一个县有知县,知事,典吏,衙役,捕快 。古代一个县供养的官员要少很多 。一个县只有一个七品县官知县,知事即相当于师爷,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县里其他的官员都是跟班的,古代毕竟人口数量少很多,所以不必要安排很多官员,因为人口少,生产资料生产量也就少,没有办法养活太多官员 。而对于古代里的县衙门的衙役捕快这些要比官员多很多,因为每个地方都要维持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治安 。相对来讲现在一个县有书记,副书记 。县长,副县长 。还有县里的公检法三大部门 。还有大大小小的局都有十多二十个 。所以说现在一个县的官员要比古代一个县的官员要多很多 。相应的财政开支也要多很多出来 。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古代一个县有多人是"吃编制饭“的呢?说句良心话,古代的官员真的是很少的,即使到了王朝末期、一地鸡毛的时候,也没有太离谱!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古代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外加上皇权不下县、还有当官的难度比较大、以及一系列制约因素等等,导致古代的官员人数并不是很多 。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官民比例是多少、当官的难度有多大以及一个普通的县有几个官员吧: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古代的官民比例历朝历代变化不大,清朝的时候老百姓的负担最重

我查了下资料,历朝历代的官民比例大概是:西汉1:7945,唐朝1:2927,元朝:1:2613,明朝1:2299,清朝1:911 。

其实这也基本符合历史发展脉络,西汉开始的时候实行的是“无为而治”官员当然少一点了,清朝的时候是外来统治、他们害怕、恐惧,所以官员多一点也正常,何况后期还有海关和各种新式衙门呢!

总体算下来的话官民比例大概在1:3000左右了,大家不要忘了一个事情:古代是没有事业编制这一说的,官员可是实打实的人数 。

如果拿到类比目前的人口,官员大概就是50万左右吧!大家不用惊讶,按照类比就是这么多!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古代想当官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哦!

古代的普通群众想当官,说句老实话在隋朝以前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为那时候是举孝廉、察举制,你爹不是官的话,你基本不可能当官的,所以才会出现门阀士族、四世三公的情况 。

唐朝以后实行科举制了,意味着平民百姓靠着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当官了,但是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那是比登天还难 。大家看看范进老先生就知道了,为当个官,考试把自己都考疯了!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古代想当官一般先考童生这只能算入门考试 。考上童生的可以参加每三年两次的院试,如果中了就是秀才 。接着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如果你又中了,那就是举人了,别高兴想直接混编制没门!

举人还是不能直接当官,如果有空缺了你可以去补,但是基本都是小官 。你如果想直接当官的话就去参加会试、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了,成绩好的就是进士了,恭喜你可以当官了,运气好的话还能当个大官 。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大家通过上面的分析知道古代当官有多难了吧!有人说我们可以作弊、搞“萝卜招聘”呀!我想说,搞是可以搞,但是风险特别高 。古代科举考试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比较重视,如果发现抄袭、冒名顶替等等情况的话,轻的充军发配、重的直接KO,相关的人员也一样受连带责任 。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古代一个县有多少官员,有没有出现一正、十一副呢?

不好意思,古代正式官员想超编都没门,1个县令11个副县令的情况不可能发生 。

由于古代朝代太多、官员的设置也是五花八门的 。我们就看看明,清时期吧,这两个朝代离我们近点,可比较性强点 。清朝的人口还是比较庞大的,乾隆时期都有1.4亿人左右了,到了光绪的时候人口差不多在4亿左右,也就是四万万同胞了 。

清朝虽然人口不断的增加,但是官员数量却基本没啥大的变化 。无论批发出来多少顶官帽子,但是实际编制不动 。清朝从开国到结束正式编制都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基本维持在1:900多一点 。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清朝时候一个县的编制标准是一个县令、一个典史(管司法和监狱,没级别有编制,吃财政饭)、一个训导(管教育这块的,级别待遇同典史),一个超编的都没有 。至于大家说的师爷、后勤等人员,那不是编制内的,工资也不归财政发、贵县令自己解决哦!

当然到了王朝的后期可能会卖官来增加收入,但是这些官没有实权,基本也不拿工资 。最多婚丧嫁娶的时候装个面子,死了在碑上刻个官衔,在阎王面前装个比,好混一点 。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总之,清朝一个县的官员加上衙役算在一起,吃财政饭的绝对不超过250人吧!清朝一个中等的县的人口估计也有个20万左右,按照1:900算的话大概是220个左右 。最后我想说,目前的情况下,我不敢说、也不能说,各种科、局、所、处等等!你们自己算吧,反正绝对不比以前少 。不过情况也不太一样了,至于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每个人的见解也不一样吧!

其他网友观点

要知道,不仅是在古代,就算是当今生活中也少不了官员的存在,那么官员的定义又是如何的呢?一般来说,官员指的是那些经过任命的、有一定等级的政府工作人员 。在古代要想做官的话,要么你努力学习参加科举考试,要么就是家里有当官的,可以在官场上为自己谋出路,再者就是自己有钱,可以捐一个小官做做 。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古代官员)

相比于官员来说,衙役的分量就轻的多了,衙役指的是在衙门里当差的人或者衙役,不管如何称呼,他都不属于一个正规的官职,通俗一点说,就是在衙门里打工的人,他的工资也并不是由朝廷来支付,而是由招聘他们来的人支付的,一般是这个县的知县大人 。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清朝衙役)

至于,古代的县到底供养着多少官员衙役?我就来一一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在古代,县要供养的官员和衙役的数额是不一样的,而且数量上差距还很大,我们就先从官员来说吧 。由于每个朝代的县所定百姓人数不太相同,这也就导致了官员人数的不一样,不过再怎么样,每个县的官员也都是那几个固定的官职,只不过人数或多或少有点差距 。

我们就按照清朝的县来说吧,按照《清史稿》记载,一个县设有:县知县一人(正七品);县丞一人(正八品);主簿无定员(正九品);典史一人(未入流) 。这些人都是吃官饭的,统称为官员,是国家选定的为其工作的人,也就是说国家会给其发放俸禄 。除此之外,县里还会有其他的不入流的官员,像巡检,驿丞,教谕,训导等一般因事而立,没有定员 。不过总的来说,一个县的官员数量都会在10到20个之间 。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清朝衙役给官员牵马)

再有就是衙役,衙役这个差事其实并不算是政府官员,他只属于官方人员但并没有官方身份,还没有品级 。在清代,是指专供地方州县等衙门趋使的为其奔走的差役,衙役有内班外班之分,但不管其属于哪一类,都是在民间市井招募的,属于职役性质的义务职 。虽然是一个很小的职位,也有自己传承方式 。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其实,衙役也有定额编制,即规定的数额,据记载,如清代大兴县衙役定额为:门子2人,皂隶16人,马夫12人,禁卒8人,轿夫与伞扇夫7人,灯夫4人,库卒4人,仓夫4人,民壮50人 。如果按照这个来计算的话,那么衙役的数量是107左右,但实际上衙役的数量要远比这个多 。通常情况下,小县的衙役有数百人,大县的话有上千人甚至数千人 。但据清代曾任四川巴县知县的刘衡记载,他到巴县上任时,衙役竟有7000人之多 。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

文章插图

【古代的一个县需要供养多少官员衙役?】(电视剧中的衙役们)

现实中很多人认为当今的官场腐败,太多的官员其实就是摆设,拿着国家的钱,本身却无事可做,以为古代官衙机构简练,实际上并非如此,那往往是不计算吏员和衙役造成的误解 。一个数万人口的县,往往就要供养数百名吏员,上千名衙役,怎么也不能说成是“小政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