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的客家文化习俗有哪些

客家人大多都是中原移民过来的,在发展迁徙的过程中,结合了一些土着少数民族的文化,因此成为了现在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你知道客家文化习俗有哪些吗?类别有是哪些?本期的客家文化带你去了解 。
客家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来的 。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着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
生产风俗:
来宾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们走访亲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家宴,合家老少及分灶了的兄弟团聚,由年纪较老、生产经验丰富的家庭成员,根据历年和来年的情况进行分析、估计,作出一年的生产安排,较年轻的家庭成员则在旁补充 。然后集中力量翻地、耙地、种玉米,完成这些工作后,迎来了繁忙的春耕 。
“二月灶”(农历二月二日)那天,天乍蒙白,人们(主要是妇女)争先恐后担着蜡烛、香、荤菜、糯饭去祭拜“灶王”,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生产丰收 。嗣后,种下甘蔗,撒播水稻种子 。待秧苗长均,抓紧时间进行春耕工作 。
由于春耕工作较繁重、紧张,人们多是互相帮助完成插田 。管理工作则是各人的事了 。作物即将成熟的时候,一般由老人决定什么时候收割,小孩不得多言 。
夏收时,各种家畜、家禽业已长大,塘里也可以捕捞,客家人欢欢喜喜摆上一桌最丰盛的饭菜,又得“洗一次眼睛(意大嚼大吃)” 。中元过后,人们又忙乎秋种秋收,其后,集中力量把种植的作物部分出售,饲养的猪、鸭、鹅、鱼上市 。
生活风俗:
【包罗万象的客家文化习俗有哪些】广西的客家人在生活风俗上保持了勤俭节约、聚族而居的特点 。来宾的客家人仍两稀一干,早上、中午吃粥,晚上吃饭 。主食大米饭、大米粥,由妇女在早上煮好,凉冷,放进橱柜,粥白天吃,饭晚上吃 。饭是倒出米汤后干焖而成 。他们不喜欢吃烂饭,故用此法煮饭 。
吃粥时,喜欢熟盐拌粥 。其副食是猪肉及各类蔬菜,不定时吃牛肉及其他肉类 。一般猪肉是切片,水煮熟,炒干,放入佐料即成 。蔬菜是用油炒热后,放入配料即盛入碗 。客家人的佐料不外乎姜、蒜、葱、酱、五香粉、味精 。他们的传统名菜是扣肉、白斩鸡、醋排骨、醋大肠以及炒醋酱鸭 。风味食品是冬米糖、酸刀豆、辣椒,晒到半干程度,放入酸坛,鲜黄即可打开食用 。
逢正月初二、十五、端午节,客家人都要包粽子,有肉粽、绿豆粉粽等,作粽用的馅都事先用八角粉、胡椒粉、酱、盐制好 。裹粽用粽叶 。农历二月初二、清明,都煮糯米饭,放入糖,再用树叶染成不同颜色,香甜可口 。冬至 。都要吃糯米粉、肉馅制成的水煮馍 。他们没有喝开水的习惯,口渴了,多以粥水、米汤代替,喝茶很少,喝酒多是自家酿的米酒 。
来宾客家人的房屋都是大瓦房,传统的房屋为平房,厅堂分为上厅、下厅,中间为天井,上厅后面是储藏室,上厅正宗摆八仙桌、挂镜屏,镜屏上面是祖宗牌位 。吃饭在下厅,冬天烤火也在下厅 。上厅两侧是大寝室,为老人和已婚夫妇使用,下厅一侧为小寝室,是未婚青年使用,另一侧为厨房,猪牛圈则在房屋的左右两侧 。照传统俗规,旧房多留给长子住用 。
节日风俗:
客家人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元宵、清明、六月六、中元、中秋、冬至、送灶王等节 。春节是大节,年货丰富,多是腊味,包粽子、炒花生等 。正月初一不能杀生,且要点灯,说吉利话,一般要回自家吃饭;初二方可开怀痛饮,也是春节时期回娘家的日子 。春节的娱乐活动,最重要的是舞狮上门拜年 。
清明节时,客家人喜欢包粽子,再次大吃一顿 。“二月灶”,煮糯米饭杀鸡拜灶王,求得一年丰收、顺利 。三月清明是传统的扫墓节,煮甜糯饭,备酒菜,巡回祭扫祖墓,客家人又随便加一次菜,也算是一个节日 。
端午节,包粽子 。六月六,备酒菜 。中元节,是一年内的第二大节,杀鸡杀鸭宰鱼,女儿、女婿及诸亲戚都要返回看望老人,热闹一番 。中秋节,备水果、月饼赏月 。重阳节,出外登高 。冬至,吃一种比水饺大,用糯米粉裹外,馅为鱼肉、猪肉、萝卜丁的水煮馍 。送灶王那一天,即十二月二十三日(农历),也是一节日 。除夕那天,客家人全家停止工作,集一年的各种收获,隆重地吃一顿团圆饭,在外工作的家人,都要赶回来团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