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天气有什么变化 白露时节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导语:白露节气,顾名思义这个时节会出现露水,而露水的出现,意味着天气变凉了,尤其早晚天气会比白天凉许多,昼夜温差比较大的时节 。当然,我国南北气候每个时节是有所差异的,那么,具体南北地区白露天气有什么变化呢?到底白露时节的气候特征是什么?一起来了解 。
白露天气有什么变化
白露是热与凉分水岭,“白露”代表暑热的结束 。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说 。
白露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白天中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 。从白露节气开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 。这时,中国各地昼夜温差可达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 。
【白露天气有什么变化 白露时节的气候特征是什么】白露时节的气候特点
一、秋天的脚步来到长江流域
秋季是一年四季中最好的季节,阳光明媚和煦,天空湛蓝如海,云朵洁白闲静,清风徐徐送爽,柔漫的风儿送来了满园花果的飘香……
白露期间,蒙古高压带来的冷空气,已有一定实力,一般来说势力不是很强,主要影响我国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极个别时候强冷空气可以南下到华南北部一带 。北方受其控制,降水减少,云淡风轻,气温不冷不热,是一年中登高望远秋季旅游的黄金季节 。
二、日温差加大注意防凉
随着日照减弱,冷空气降温影响,特别是一场秋雨过后,最低气温下降幅度明显 。我国各地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间的温差逐步加大,也就是气象上通常所说的日较差增大 。
据资料记载:华东地区的平均日较差为5~9℃,中南地区为7~12℃,华北地区为10~15℃,西北和东北的日较差更大,甚至能达到18~20℃ 。因而,白露前后的昼夜温差是仅次春季的第二个最大的时期 。有谚语形容:“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夜间清晨的降温,往往是人们受凉得病的起因 。
三、关注严重秋旱警惕火灾
如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华西地区、华南地区的夏旱,得不到秋雨的滋润,都可能形成夏秋连旱 。有谚语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 。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
北方部分地区,如西北的陕西、山西、甘肃、华北等地,秋季降水本来偏少,如果出现严重秋旱不仅影响秋季作物收成,还延误秋播作物的播种和出苗生长,影响来年收成 。
另外,伴随秋旱,特别是山地林区,空气干燥、风力加大,森林火险开始进入秋季高发期 。
农事活动:
白露农事
“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 。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 。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一些地方开始采摘新棉;同时,要给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选种留种,及时腾茬、整地、送肥,抢种小麦 。华北地区,此时也是秋收大忙季节,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获;秋收的同时,还得抓紧送粪、翻耕、平整土地等,及早做好种麦的准备工作 。西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 。西南地区到了白露时节,到处呈现忙碌的景象,因为“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水稻和谷子得抓紧时间收割 。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得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避免低温霜冻造成危害 。华中地区,抓紧时间收割迟、中水稻,夏玉米也开始收获了,棉花也分批采摘,晚玉米得加强水的管理 。除此之外,得抓紧时间平整土地,为种麦做好准备 。
白露节气后,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低温天气,影响晚稻抽穗扬花 。黄淮、江淮及华南等地要抓住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浅水勤灌 。白露期间,华南日照较处暑骤减,且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 。对此,要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同时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