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赤风汤治肩关节周围炎配方
【黄芪赤风汤治肩关节周围炎配方】【原方配方组成】黄芪60克(生),赤芍3克,防风3克 。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凝肩”、“锈肩”、“冻结肩”、“肩凝症”、“凝肩风”、“肩袖炎”、“漏肩风”、“五十肩”等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是以肩关节疼痛、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亦是使用率最多的关节 。人体在50岁左右时,其肌腱、关节囊、韧带、滑囊等软组织均不同程度地产生退行性改变,当肩部遭受外伤、劳损或风寒的侵扰,则容易造成肩部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久之则肩关节软组织广泛粘连,限制了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而产生本病 。单侧发病者多,双侧同时发病者少,双侧同时发病者多为一轻一重;本病为慢性发病,初起肩周微痛,1~2周后疼痛加剧,肩关节外展及外旋功能开始受限,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肩关节粘连;重型患者肩臂肌肉萎缩,三角肌更为明显,疼痛较重,夜间尤甚,外展及内旋、外旋均受限制,病程较长 。本病的致病因素除肩周病变外,肩外病变如颈椎病、冠心病、内分泌紊乱、感染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另外,与神经炎、风湿病、冈上肌腱断裂、肱二头肌卡头特发性脱位及炎症等病,也与本病发生有关 。
肩关节周围炎属于中医学中的“肩痹” 。其病理特点为风寒湿侵袭及劳损,加之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肉失养等 。肩关节周围炎按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风寒湿痹阻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损型、筋骨损伤型、湿热阻络型、气血瘀滞型、阳虚寒凝型 。黄芪赤风汤主要适用于气血两虚型 。
黄芪赤风汤加减:黄芪3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 。
加减:若呈游走性疼痛者,加全蝎6克,穿山甲5克;若痛如锥刺、舌黯有瘀斑者,加炙山甲9克,鸡血藤15克,红花10克;若肩部畏寒甚者,加桂枝10克,炙川乌10克(先煎);若肩部沉重滞者,加羌活5克,威灵仙10克;若患肢屈伸不利者,加木瓜10克,丝瓜络10克;患部疼痛较剧者,加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证兼气虚者,加党参15克,白术15克,甘草6克;兼血虚者,加当归15克,白芍15克,鸡血藤15克;久痛入络、日久不愈者,加白花蛇10克,蜈蚣2条,乌梢蛇15克;
若肩部酸楚无力者,加续断30克 。
(1)根据《陕西中医》,1995,(11):517,庞涛报道:采用黄芪赤风汤治疗肩关节冷痛1例,收到较好疗效 。处方:黄芪30克,赤芍15克,防风15克,桑枝10克,川木瓜10克,秦艽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川断10克,杜仲10克,甘草6克 。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3剂后,症大减,守方继进20余剂后,症消病愈 。
(2)根据《吉林中医药》,1982,(4):29,傅忠芬报道:采用黄芪赤风汤加味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7例,治愈12例,好转2例,无效2例,中断治疗1例 。处方:黄芪10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加桂枝3克为引经药 。水煎,每日1剂,分早、午、晚饭后3次温服 。6天为1疗程 。
推荐阅读
- 黄芪赤风汤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配方
- 黄芪赤风汤治多发性抽搐配方
- 黄芪赤风汤治结节性红斑配方
- 当归黄芪泡水喝的好处
-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和作用
- 黄芪有丰胸的功效吗
- 黄芪的种类和分布
- 黄芪水
- 黄芪甘草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用法用量、方论加减
- 黄芪防风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用法用量、方论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