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鞠丸加减治急性胰腺炎医案

【越鞠丸加减治急性胰腺炎医案】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系由胰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 。主要病因为胰管阻塞,胰管内压力骤然增高,和胰腺血液淋巴循环障碍等 。主要症状特征有突然发作的腹部剧痛,常在酗酒或暴饮暴食后突然出现,多位于上腹与左上腹部,疼痛剧烈,疼痛可扩散到背部与胸部,在数小时后达到高峰,弯腰等可减轻疼痛 。起病时即有恶心呕吐,同时伴有腹胀、发热、黄疽等;严重者有休克、呼吸衰竭、腹膜炎等并发症出现 。
急性胰腺炎属中医的“腹痛”、“胃脘病”、“胁痛”等病证范畴 。本病病因或由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肝气郁滞,日久化火化瘀;或由暴饮暴食,嗜酒过度,伤及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结;或由寄生虫、结石阻于胆道,气机逆乱,从而导致本病 。本病的发生与肝、胆、脾、胃、肠等脏腑关系密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越鞠丸中的栀子有消炎利胆作用,香附、川芎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 。
【病案举例】
张氏以应用越鞠丸治疗急性胰腺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5例,男性10例,女性25例;对照组25例,男性7例,女性18例,两组中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 。治疗组35例中,15~60岁30例(占85.7%),61岁以上5例(占14.3%) 。对照组25例中15~60岁21例(占85%),61岁以上4例(占15%)诊断标准:本组均根据病史、体征、放射学、B型超声的检查及血尿淀粉酶、血常规 。全组患者均有典型的右上腹疼痛及上腹部疼痛伴压痛、恶心、呕吐,有发热黄疸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以越鞠丸加减,药用:川芎10g、炒苍术10g、制香附12g、炒山栀10g、沉香曲10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顿服 。人院初期1~2日,因呕吐脱水不能进食者,5%葡萄糖盐水1000ml加入10%氯化钾20ml,维生素B200mg,维生素C2g静滴2d 。同时结合辨证加减用药 。对照组:全部病人均禁食2~3d,5%葡萄糖盐水1500ml加先锋霉素5g,庆大霉素24万U静滴6d,阿托品1mg,4次/日,疼痛剧烈予哌替啶(杜冷丁)50mg2次/日,肌注 。疗效:显效:服4剂后症状、体征缓解,体温、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好转,但未恢复到正常 。无效:腹痛、体温、血尿淀粉酶未见好转 。
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属中医学“胁痛”、“黄疸”、“腹痛”等范畴 。其病变患在肝胆,但和脾胃密切相关“气血冲和,万病不生 。一有佛郁,诸病生焉” 。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肝胆之疾尤甚 。
观本病的病因、病理虽为复杂 。但总不外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肝胆失疏,气病及血,久病入络,瘀血积于胆腑,肝气横逆中焦,痰火湿食互阻,脾胃运化失度,肝气久郁化火湿热蕴积胆道 。其气郁为主,延及五郁实为本病发生、发展之关键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多见于胆石或蛔虫嵌顿于壶腹部发生炎症,水肿和痉挛均可导致胆汁通过逆流胰管,激活胰酶,势必有瘀血存在 。右上腹固定, 。
疼痛及拒按,也是瘀血内阻之所在 。故治疗组中定法以“通”,以“郁而达之”、对“其实者散而泻之”为具体原则 。选用越鞠丸为基本方加味疏肝以行气机,利胆以解胆郁,活血以痛血脉,攻下以泻腑结 。同时兼顾症状偏颇、病理产物之主次,突出重点,合理加味,从而取得了症状消失,炎症控制迅速,无不良反应效果 。

    推荐阅读